如何挑選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
為什么需要一雙跑鞋
相信很多開始從事有氧運動的人都不是專業訓練過的運動員,身體素質也一般,但跑步、打羽毛球等都是一樣的目的:鍛煉身體。以跑步為例,我們為什么需要一雙跑鞋,下面講述的是一位跑者的親身經歷。
小陳最開始跑步的時候,穿的是一雙普通運動鞋,第一天跑步的時候連一公里都跑不下來。半個月內慢跑距離迅速提升,第二周大約能跑到 3公里左右。這時他開始出現傷病,右腿膝蓋外側一跑就劇痛難忍。他上網一查才發現,慢跑,不管是多慢的跑,都會對膝蓋造成劇烈的沖擊。沖擊力量大約是體重的3—5倍,這些沖量主要由膝蓋的軟骨吸收。以一個體重70KG的人為例,膝蓋在跑步時接受的沖擊就有310KG左右。
我們跑步是為了鍛煉身體,不是讓身體完蛋得更快。跑鞋不是為了讓你跑得更快,不是為了讓你沖擊世界紀錄,是為了讓你跑步的時候不受傷跑,代替膝蓋吸收沖擊,保護骨頭。
這就是跑鞋存在的意義。
如何選擇跑鞋
跑鞋廠商一直在更新換代,可能今天推薦了某型號,明天等你去買的時候已經停產了,替換的新型號也許更適合你,但是,你如何得知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在網上流傳較廣的是一份由資深馬友整理的“紅寶書”,里面對于各個品牌跑鞋介紹、體重腳型選鞋、購買秘籍、品牌鞋碼對照有詳細的介紹。
按照《天生就會跑》中作者的說法,足內翻和足外翻跑鞋對耐力跑的幫助不大,甚至會有加大患足底筋膜炎的幾率,會加大長跑受傷的概率。該書作者不推薦穿高端跑鞋,包括有足內翻矯正等跑鞋,建議以薄底的鞋用來進行耐力跑,同時掌握良好的跑步姿勢。
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高足弓、低足弓還是正常足弓呢?取一張報紙和一盤水(以左腳為例),踩一下水再從報紙上走過,根據下圖提示來判斷。
對此,每個品牌的鞋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應對策略。可以嘗試去其官網,都有相應的測試分析。
跑鞋術語
關于避震型和穩定型,各大品牌的跑鞋廠商有不同的跑鞋術語,但最大的術語沖突是運動醫學和商業跑鞋的叫法,如果去運動醫學專業醫院,醫生告訴你的跑步力學外翻和內翻與跑鞋說的內翻外翻正好相反。以三大品牌為例:
避震=中性(Mizuno中國)=避震(NewBalance中國)=緩沖(Asics中國)
穩定=支撐(Mizuno中國)=支撐避震(NewBalance中國)=避震(Asics中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