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注冊公司:“這個冬天不太冷”
外資企業競相入駐自貿區
在掛牌儀式上,上海百家合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成為第“001號”入駐企業。這家由美國微軟公司與中國電視新媒體企業百視通公司合資成立的企業如愿吹響了外資企業進入上海自貿區的第一聲號角。
除百家合外,2012年入股平安保險的泰國華人企業卜蜂集團、德國保時捷汽車和意大利服裝品牌杰尼亞等十一家外資企業也在首批進駐名單之內。其中花旗銀行和新加坡星展銀行以支行形式入駐,法國巴黎銀行則在自貿區設立一般商貿企業。
據注冊公司網(http://www.shgs.gov.cn) 了解,目前已有包括匯豐銀行、東亞銀行在內的10余家外資銀行獲準在自貿區成立分支機構。由于自貿區銀行采用簡化準入方式,籌建支行審批遠快于分行,匯豐銀行、東亞銀行等在第二批入駐的外資銀行更是不惜將初審時提交的分行“降格”為支行,以縮短入駐審批所用的時間。
匯豐中國認為,上海自貿區的成立開啟了中國金融改革的新里程,為全球最活躍經濟體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東亞銀行亦表示,自貿區的設立是中國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相信上海自貿區的逐步建設完善,勢必將成為中國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國務院2013年9月27日公布的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除支持在自貿區內設立外資行外,還支持建立中外合資銀行。據悉目前包括日本三井住友銀行在內的十余家海外代理行已與中國銀行等內資行就上海自貿區業務達成合作意向。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獲批的幾家外資銀行都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金融機構,屬于“溫順的老虎”,“這幾家銀行熟知中國市場的規則,它們清楚正確發揮自己的能量,對中外雙方來說都是好事。”
自貿區管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12月9日,工商部門已辦結新設企業2194家,主要以貿易類和服務類企業為主,分別占比65%和27%。在新設企業中,內資企業比重較高,已新設2105家,內資注冊資本累計456億元,平均每家注冊資本近2200萬元。外資新設企業89家,外資注冊資本超過6.2億美元,平均每家注冊資本700萬美元。
隨著自貿區各項政策的相繼出臺,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看到了在自貿區內設點建廠所能享有的紅利,“許多跨國公司正在深入調研試驗區的改革試點內容及市場機遇,預計隨著各項制度創新的逐步落實和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完善,試驗區還將迎來外商投資的新一輪熱潮。”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表示。
區內對外投資“紅利”出臺情況
對于已落戶和期望落戶于上海自貿區的外資企業來說,自貿區對外投資的相關政策自然與其在華的業務發展息息相關。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自貿區掛牌以來,國務院和銀監會、保監會、央行等多個部委已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意見和辦法,共計98項改革措施,在制度創新、服務業開放和功能拓展等方面鼓勵和引導外資進入。
自貿區各項政策中,均包含著與對外投資或外商在華投資的相關政策,強調了對一般性境外投資項目由核準制轉為備案制、投資環節中進行事中事后監管等內容,并確立了企業和個人對外投資的主體地位,通過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為自貿區內的“走出去”和“走進來”松綁。
在外商投資管理方面,自貿區進行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就是借鑒國際通行規則,對自貿區內的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并采用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據自貿區代理(http://www.shymh.cn/),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是以外商投資法律法規、《總體方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等為依據,列明自貿區內對外商投資項目和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采取的與國民待遇等不符的準入措施。
而對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則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將外商投資項目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但國務院規定對國內投資項目保留核準的除外;同時將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備案管理。
在負面清單方面,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自貿區管委會主任艾寶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沒有先例可循。”他介紹說,2013版的負面清單涉及18個門類、89個大類、419個中類、1069個小類,對外商的特別管理措施寫到小類,共有190條。{page_break}
“2013版的負面清單實現了負面清單越精細、越明確,釋放空間越大、透明度越高的目的。”艾寶俊表示。
而據媒體最新報道,上海自貿區2014版負面清單將于2014年5月出爐。新版負面清單的修改方式并不像業界猜測的那樣,直接在2013老版本上“拆拆補補”,而是將所有外商投資受限的部委條款列出來,逐條跟相關部委進行討論,先作加法,再作減法,將淡化2013版的審批制投資管理體制的味道。
在自貿區境外投資管理方面,自貿區內企業到境外投資開辦企業時,將實行以備案制為主的管理方式,對境外投資一般項目實行備案制,提高境外投資便利化程度。
可獲紅利多少還需觀望
去年12月10日,電商1號店宣布將入駐上海自貿區。
本來一家電商的入駐并不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但當人們發現其背后的操盤手是商業巨頭沃爾瑪時,這個原本“平靜”的入駐瞬間增添了幾分外資的味道。
據悉,2012年沃爾瑪收購1號店曾一度成為焦點事件。不過,按照商務部門當時的規定,沃爾瑪控股的1號店資產只能做自營業務。而現在,借助在自貿區設立新公司的方法1號店收回了平臺業務,打破了長達一年半剝離運營的窘境。
然而,對于在自貿區內可以享受的紅利情況,1號店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目前由于政策還沒有落實,因此一號店未來能享受多大的紅利還需要觀望。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資機構負責人日前也對記者表示,“上海自貿區目前的建設情況實際一般。關于投資體制變革,在沒有更多具體細則指導的情況下,我們看不清楚未來可在哪些部分進行更大的發展。”
外媒評論稱,上海自貿區的成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對外投資開放的速度,但自貿區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的改革細則卻少之又少,難免令人失望。
中國歐盟商會前主席約爾格·伍德克(Joerg Wuttke)則對改革方案幾乎沒有任何細節略表失望。此前他對自貿區非常看好,不過近期他則對官方過于小心謹慎的態度表示擔憂。
花旗銀行中國董事長歐兆倫(Andrew Au)在接受外媒采訪時曾表示,花旗對自貿區具體的銀行業規則“一無所知”,但花旗之所以入駐,是因為“從大方向上來看,這無疑是條光明大道”。他還注意到,深圳特區設立之初,其政策同樣缺少細節。歐兆倫認為,這只是開始,當人民幣自由兌換和利率自由化這兩項最重要的改革實現之后,會出現更好的機遇。美林證券的陸挺(Lu)也表示,“坊間流傳說,盡管國務院推進自貿區的意愿很強,但中國的金融監管機構對自貿區并不看好,因為存在諸多技術上的棘手問題。”
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沈建光則認為:“上海自貿區并不局限于金融與貿易改革。作為一個試點,它還肩負著探索更高效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模式的使命。深圳特區帶來了中國經濟三十年的快速增長,上海自貿區則試圖以全球化視野推動國內的經濟體制改革。”
不過,無論外界如何評價上海自貿區的建設情況,自貿區的管理者們卻依舊保持著以改革促發展的態度,不斷與外資企業和商會等進行溝通。
上海美國商會主席季瑞達(Kenneth Jarrett)便是自貿區管委會辦公室的??椭弧<涡爬碡敿瘓F(Charles Schwab)的主席施瓦布也曾多次來到中國與中國高層商討嘉信在上海自貿區的落戶情況。
“那里(上海自貿區)有著巨大的商業機會,只是尚需出臺更多服務的細節。”施瓦布談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