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具行業改革升級勢在必行
在廣州荔灣區上下九步行街一帶,超低價服裝大甩賣的宣傳隨處可見。一些規模較小的服裝企業為了緩解壓力,盡早回籠資金,只能采取這種大甩賣策略。這不是炒作,也不是偶然,而是真真實實的出口企業現狀。
廣東獅嶺是中國最大的皮革皮具交易市場,這里有皮革皮具生產性、經營性商家近2萬家,年產皮具5億多只,年產值超過120億元,占全國三分之一,在歐洲中低檔皮革箱包市場,50%以上的產品是“獅嶺制造”。以往在獅嶺,為了趕訂單,幾乎家家都要加班到深夜。而到了2月中旬來這里采訪時,已經不見燈火通明的獅嶺。
手袋皮具行業主要的市場分兩大塊。一是歐美市場,一是南美市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歐美市場已經不景氣,南美市場的需求相對依然比較旺盛。但隨著2010年大批企業一擁而上轉戰南美市場,導致南美市場整體下滑非常快。陳亮一面看著滿眼的庫存,一面搖頭嘆息。
外貿下滑的不僅是皮具行業,包括服裝、燈飾、家具等多個外貿出口行業都已處在外貿訂單下滑的漩渦中。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量同比下降7.8%,廣東、江蘇、山東等出口大省的外貿總值無一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一年進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東莞,今年1月份也大幅跳水,同比減少17.8%。商務部外貿司司長王受文判斷,從整個國際經濟形勢來看,2012年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現在歐美市場不景氣,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的歐美訂單明顯下滑了30%。”廣州花都區獅嶺鎮生產女包的葉氏企業總經理唐志旺向記者表示,其公司正感受來自歐美市場的陣陣“寒意”。
受歐美市場需求萎縮影響,包括皮具行業在內的廣東眾多中小出口企業正面臨金融危機以來最困難的時刻。27日,記者跟隨廣東省外經貿廳前往廣州花都區獅嶺皮革皮具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了解到,外需市場不景氣給當地企業帶來不小沖擊。
很多皮具、服裝企業早已遭受到行業“寒流”的侵襲,外貿出口下降,訂單減少,而工人工資上漲、鋪位漲價、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使得成本不斷飆升。利潤越來越少,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大型企業還好一點,根深底子厚,再難熬也能勉力支撐一段時間,中小型企業的日子就煎熬了,生存狀況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加艱難,關門倒閉的現象雖然不普遍但也時常發生,各方面成本的上漲讓中小型企業膽戰心驚,整個行業籠罩在一片愁云慘霧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