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營銷導銷售最常犯的3個天大錯誤
這篇文章是在說,企業(yè)都很容易發(fā)現問題,也很容易用一句話說清楚自己的問題,但,往往在講出那句話以后,又要硬將一句簡單的問題,重新講成一個很復雜的問題。
比方說,看起來銷售人手不夠?你問自己,是不是需要再添一位銷售人員?其實你已經知道答案,但與其去回想為什么你會這樣想,你會開始計算每個初衷,暫時就不見了。
或,你發(fā)現你的購買率不高,但使用者都喜歡,于是你開始思考,應該提高我的售價,還是制作更多出來賣?那你會重新想一遍,唔,我目前賣500元,網站有5萬人來訪,一個月賣100個,那我如果提高到700元,那成本變怎樣,這些都是必要的問題,魔鬼藏在細節(jié)里,但天使不一定藏在細節(jié)里,天使早就已經大站在你面前──{page_break}
最近有一本新書叫《iSale》,這位女作家是電子商務高手,她寫了三個在銷售策略上常常犯的錯誤,我覺得很直接,受益良多:
錯誤一、文案喜歡宣傳我們有多棒,卻忽略了消費者:營銷就是要在短時間內說服消費者,由于時間太短,且營銷都是鬼撒大眾、范圍很廣,因此往往我們都在強調我們這個產品的好處,反而忘了一個小小的“你”的注重。這位作者說,同樣的一句話說“我們家的衣服很耐洗”,改成“你”將買到一件非常耐洗的衣服,從這邊開始,你的整個設計、整個文宣,都會變得非常不一樣。英文講究「engagement」這個字,看到還不夠,還要整個勾上來,只有將我們改成你,才真正盡力的將對方勾上來。
錯誤二、消費者買下的理由,和營銷人員所以為的不一樣!這應該是所有商家碰到的最大的迷思,一般營銷人員忙著挑戰(zhàn)更高的數字,花所有力氣在提升銷售數字,一旦終于提升,松了一口氣,先開個派對,再來提升下一步,很少人會去真的作市調,為什么大家會買下這個東西?真的是因為我們營銷操作的結果嗎?最近我們開始為客戶通過Facebook做這樣的操作,就會發(fā)現每次消費者的理由,都和業(yè)主原想像的不大一樣。尤其剛剛錯誤一所講到的強調自己優(yōu)點,這位作者說,大部份的消費者并不是帶著要讓生活更好來買東西的,消費者買下東西的情境,往往并不是這么細節(jié)的評估一樣東西,商家應該問問自己,銷售會提升,真的是因為消費者看懂你的文宣?還是只是因為最近淡季剛好你的廣告提醒了他們有此東西的存在?若能避免這樣的誤解,也能幫助明年更快達標,業(yè)績也不會不穩(wěn)定,營銷也更有力。
錯誤三、消費者已經知道你的產品很棒了,卻無法立刻得知哪里買?很多消費者看了營銷文宣,都很有印象、很有動力、很有FU!而盡管你在廣告中,也真的都提到可以去哪里買,但消費者就是“沒長眼睛”。這位作者認為,要怎么買的這件事,應該和其他宣傳文案,站在同樣的明顯位置!不要因為忙著宣傳,就忘了強調在哪里買。我們說,購物車的頁面可能是整個網站最重要的,因為買下的過程多阻擾,從第一頁要填完資料到最后一頁,可能發(fā)生很多變數,消費者還要去想一想哪里可以買到,就讓轉換率大幅下降,應該讓他們想都不用想,看完推廣文案之后立刻又知道在哪里買,一次宣傳搞定。
我們說,一個剛開始的品牌,忙著加東西,但一個成熟的品牌、一個有智慧累積的團隊,應該減東西,將事情變得更簡單,讓真正的問題浮現,對癥解決。最近我們和企業(yè)客戶討論,也較不強調我們可以帶來什么想法來符合對方的需求,我們在聽需求之前,第一個討論的,是詢問:現在你最大的問題是?
對方如果再說一次需求,我們會試著再往上走,看看此需求的來源為何?
我們發(fā)現,這樣一問,再問清楚,我們再聽一次需求,講出來的解決方案,有時候「跳tone」,有時候跨界,很直接的解決了!對方也往往會滿意于我們給的創(chuàng)意方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