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沒錢怎樣做生意
成功的捷徑:“空手道”是商界的最高境界
提起空手道,有人馬上就想到騙、想到詐,把它看成是毒蛇猛獸;有的人一講到空手道,心里就反感、就討厭、就排斥、就拒絕。
什么是空手道?空手道通俗的說法就是:白手創業、零資本創業、白手打天下,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
用科學的語言來描述,就是通過獨特的創意、精心的策劃、完美的操作、具體的實施,在法律和道德規范的范圍之內,巧借別人的人力、物力、財力,來賺錢的商業運作模式。
空手套白狼有什么不好?空手能套到白狼,這不是本事嗎?我認為,在法律規范的范圍內,如果誰有本事,把別人的錢弄到自己的口袋,讓別地區的錢流到自己的地區,把外國佬的錢挪到中國來,這才叫本事,這才叫真心英雄。
空手道有什么不好?綜觀商業發展史,許多商賈巨富,開始的時候都是“空軍”。這些身無分文的窮光蛋,到底是怎樣發起來的?你只要去看看他的自傳就知道了,他們就是靠玩空手道起家的。其實,空手道是商業的最高境界。
空手道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我認為,它屬于社會科學類,哈佛大學絕對學不到。現在我們中國空手道行業人才奇缺,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哪一行干的人少,哪一行就賺錢。我們中國沒有本錢想創業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空手道太有價值、太有用了,他們太需要學習空手道的技巧了。
今天,我在這里講空手道,不是叫大家去騙、去詐,而是叫大家在法律規范的范圍內,去組合資源、白手創業。這一點,我必須首先聲明。
其實,空手道和空手盜,只一步之遙。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意識、法律意識,就是說要遵紀守法,做個良民,否則的話,你坑蒙拐騙、去騙去詐,你就要倒霉,就要翻船,就要進“號子”。像這樣的事情,社會上有很多,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你可以花10年、20年、30年時間,自己在黑暗中慢慢地摸索,但我告訴你:最聰明的辦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蹬高望遠,踏著成功者的腳步走,用最短的時間學習頂尖高手的成功經驗。只要你看懂了這些高手們“迷蹤拳”里面的一招一式,你就能在自己的創業過程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無往而不勝。
今天,我把當今空手道大師和柔道高手的一些操作秘訣,在這里來個暴光;把自己在創業過程中,運用的一些手法和成功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那些沒有本錢想創業的朋友一點幫助。{page_break}
第一招:借天下之勢,發天下大財。
俗話說得好:借力發力不費力。懂得借力發力的人,就能夠以小博大,以弱勝強,以柔克剛,就能夠四兩撥千斤。
三國時,有一天,周俞對諸葛亮說:你3天之內,給我打造10萬支箭來。諸葛亮滿口答應。3天要打造10萬支箭,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諸葛亮為什么又答應了呢?諸葛亮自有辦法。當時要打造10萬支箭,就是有錢、有材料,時間也來不及。怎么辦?打造不出可以借嘛!向誰借?那當然只有曹操。曹操會借嗎?他會借箭給你來殺他嗎?辦法總比困難多,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諸葛亮想到了。他怎么向曹操借呢?
在一個大霧蒙蒙的早上,諸葛亮派出幾千艘木船,千帆齊發,船上扎滿了稻草,當船駛到河中央的時候,敲鑼打鼓,鞭炮齊鳴,殺聲震天,佯裝攻打曹營的樣子。曹操站在城墻上一看,江面上朦朦朧朧地有很多船只向他駛來,曹操以為周俞真得要攻城了,于是,就命令所有的弓箭手萬箭齊發,結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個時辰,諸葛亮就滿載而歸,收到曹操送來的10多萬支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還講一個國外的故事。英國大英圖書館,是世界上著名的圖書館,里面的藏書非常豐富。有一次,圖書館要搬家,也就是說從舊館要搬到新館去,結果一算,搬運費要幾百萬,根本就沒有這么多錢。怎么辦?有一個高人,向館長出了一個點子,結果只花了幾千塊錢就解決了問題。
圖書館在報上登了一個廣告:從即日開始,每個市民可以免費從大英圖書館借10本書。結果,許多市民蜂擁而至,沒幾天,就把圖書館的書借光了。書借出去了,怎么還呢?大家給我還到新館來。就這樣,圖書館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從這2個案例里面,我們就可以領略到借的魅力。因此,一個借字,天地廣闊,大有文章可做。
創業沒有錢,怎么辦?
沒有關系,你可以向親朋好友借,你可以向銀行、老板借。
沒有技術,沒有人才,沒有經驗,怎么辦?
沒有關系,你可以向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借;你可以借別人的腦袋和智慧來為我所用,你可以跟他們搞聯盟、搞合作。
你開始創業,名不見經傳,沒有名氣怎么辦?
沒關系,你可以借品牌之名、借名人之氣,揚你之美名。
你還可以借勞力、借地盤、借設備、借名氣等為我所用。總之,一個借字,天地廣闊,大有作為。
1、創業沒有本錢,怎么借錢?
一談到借錢,有的人就害怕。怕什么?怕付利息,怕虧不起、還不起。有的人說:“我這個人借了別人的錢,就吃不香、睡不著,整天壓在心里很難過”。一個人要創業、要發展,就要敢借錢。商場上有句話叫做:會花錢的,花別人的錢;不會花錢的,花自己的錢。
著名實業家馬勝利曾經說:只要能借錢生錢,我閻王老子的錢都敢借。有的朋友說:我也知道創業沒本錢要借,但是,我借不到,不知向誰借、怎樣借。如何借錢?{page_break}
(1)有個說法。
凡事都在一種說法。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說為妙”;“一句話說得別人笑,一句話說得別人跳”,說得不到位就借不到。
比如,你對鄰居說:“我家有一盆花,你幫我修剪一下吧!”對方一定會讓你滾到一邊去,“哼,要我給你賣體力,沒門!”但如果你換一種說法:“我發現你家的花修剪得特別漂亮,你在這方面造詣很高。哎,我家有一盆花,你能不能教教我,看怎么剪才漂亮?”對方一定就會高高興興地幫你剪花了。
不知大家聽過“和尚買梳”的故事沒有?大家一聽到這個故事,一定會覺得好笑,因為和尚沒有頭發,他要梳子干什么?我要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凡事都在一種說法,只要說法到位,一切都好辦。
故事說的是,有3個賣梳子的人,他們都向和尚推銷梳子,結果說法不同,賣出的梳子多少也不同。
第一個賣梳的人,找到和尚說:“大師啊,你買把梳子吧!”和尚一聽,說:“我沒頭發要梳子干什么?”他說:“你雖然沒頭發,但可以用它來刮刮頭皮,撓撓癢,既舒服又疏通經絡,經常梳也是種鍛煉,腦子清醒,背經文記性好啊。”和尚一聽,心想:買把梳子有這么多好處,反正不貴就買一把吧。
第二個賣梳的人,找到和尚說:“大師啊,買把梳子吧!”和尚說:“我沒頭發要梳子干什么?”他說:“梳子不僅可以鍛煉身體,清醒頭腦,而且你在拜佛的時候,梳梳頭表示修整儀容,表示你對佛的尊重,如果讓你的弟子在每天朝拜佛祖的時候刮刮頭皮,表示眾弟子對佛的虔誠,更表示你大師對佛的一片深情厚誼。”和尚一想,對呀!于是就給他的10個弟子每人買了一把。
第三個賣梳的人,找到和尚說:“大師啊,你買把梳子吧!”和尚說:“我沒頭發要梳子干什么?”他說:“你雖然沒有頭發,但到你廟里燒香拜佛的信徒很多,假如你買把梳子送給他們,讓他們清醒清醒頭腦,看破世間的一切利益得失、恩恩怨怨,向佛的境界靠攏,這樣做表示了佛祖你大慈大悲的心腸,普渡眾生的心愿,那真是功得無量呀!由此,你廟里的香火也會越來越旺。”和尚一聽,有道理!馬上說:“我買1000把。”
這個故事說明,世上的事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事在人為,辦法總比困難多。小辦法小收獲,大辦法大收獲!
(2)要有信譽。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果你是個借了不還,借了就賴,借了就虧,“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人,誰敢借錢給你,誰借你誰倒霉。
一個人信譽不好,就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比如,有些事如果有信譽的話,就是一很簡單的事,就不需要訂這個協議、那個協議。如果不信任你,就會搞得很復雜,就要防這防那,搞出很多條條框框,成本就很大。
(3)雙方有利。
當然,親朋好友不一定要你的“利”,但我們要有一種感恩的心,要懂得知恩圖報,不能過河拆橋。你在困難的時候,別人幫了你,你一定要感謝別人,要給別人一定的回報。成功的人一般都是懂得感恩的人。
做生意更是這樣,大家都要有利。你想賺,別人也想賺,但你把別人的利潤全搞掉了,誰都不愿跟你合作。朋友也是這樣,第一次吃了虧,可以;第二次可以,第三次別人就不會再理你了。
現在的銀行都是商業性銀行,都是為賺錢,都是在做生意,只不過銀行是做錢賺錢的生意。只要有利可圖,有個安全感,有個說法,他能不借你嗎?他不借,他靠什么吃飯?你借得越多,他就賺得越多,他就越高興。你有信譽,他能賺到錢,他還會找你來借他的錢。
怎樣借冕播譽:不花錢打廣告
什么是“借冕播譽”?首先,我來講一下這個“冕”字。“冕”就是“皇帝”頭上的帽子。我這里講的“冕”就是指記者,新聞媒體。現在人們把記者稱作是:“無冕之王”,形象地說就是沒有戴帽子的官。說明記者的地位比較高。如果說,某些東西一旦上了報、上了電視,影響就非常大,特別是一些事件被媒體曝光以后,會引起社會和上級領導的高度關注,那些腐敗官員,特別怕記者就是這個原因。“不怕上告,就怕見報”。因此,我們要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來為自己做宣傳,特別是做一些免費的宣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