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最崇敬三類人:教師、職員和社區工作者
怎樣的榜樣,最讓當今的年輕人由衷敬佩?不是名人,而是來自身邊的普通勞動者。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一項最新調研顯示,教師、職員和社區工作者,是最讓年輕人感動的三類職業。
身邊榜樣最受尊重
“他們崇敬英烈,但總覺得英烈離他們太遠;欽佩‘強人’,但‘強人’的價值理想未必和自己合拍。”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主任王磊介紹,通過訪談發現,如今的年輕人之所以產生入黨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受到身邊普通崗位上“能人”的影響。那些學習勤奮、工作敬業、品質優秀的共產黨員,是他們最崇敬的人。
為了引導年輕人發現平凡工作中的真實感動,今年3月,德育中心啟動了上海青年學生“尋找、發現、收藏”主題實踐教育暨調研征集活動,來自本市19所公辦院校以及17個區縣的普通高中的1548名學生參與其中。
學生們尋訪的對象涵蓋公務員、教師、學生、職員、普通工人、農民、醫務人員、警察軍人、高級技術人員、企業家或個體經營者、社區工作者、自由職業者和退休人員等各類職業。其中,教師、職員和社區工作者是被尋訪最多的三個職業,分別占到了37.60%、19.25%和12.14%。
崗位平凡但不平庸
大同中學高二女生朱佳琳的尋訪對象是一名47歲的出租車司機,他的“六個一”工作法,讓小朱明白,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不斷反思才能不斷提高;上海財經大學大一學生李映雪想起了自己曾經的班主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學教師米立華,他帶領著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夢圓大學,老師那句“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如今也成為李映雪的座右銘。
調查顯示,近八成被訪者工作地點沒有發生過變化,一直堅守普通崗位;有三成獲得國家和市級以上榮譽,但也有兩成從未擁有任何光環。“平凡但不平庸。”學生們還發現,被訪者普遍具有“自信責任、勤懇務實”“精益求精”“創新、開拓進取”的工作精神,以及“開朗熱情、積極自信”“和藹友善、寬容合群”“堅韌踏實、勤勞樸實”的性格特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