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俠”背后的營銷學
她,單身名媛,超30歲,月入4萬港元。每到深夜,她便會身著黑色緊身衣,眼戴藍色面罩,造訪貧民居住的籠屋、天橋,派發100港元、罐頭、即食面。她就是最近風靡兩岸三地的“紫荊俠”。她在Facebook上稱,自己系因不滿港府不分貧富發現金。“連有錢人都發錢,絕對是亂給錢,我要把錢發給最需要的人。”
像以往一樣,網絡里每每有出位人物橫空出世的時候,我們都很難不習慣性地去打上一個問號:這又是一場有預謀的炒作?在網絡時代,我們見慣了太多的炒作,那些網絡紅人一撥又一撥地沖擊著我們的眼球。我相信,即使你不是業內人士,也能看得出來,這是一次炒作。沒錯,這的確是一次炒作!一次巧妙無比的炒作!至于“紫荊俠”想向公眾“營銷”什么,這似乎正是“紫荊俠”留給眾人的一個懸念。
如果說是要裝扮,一種行俠仗義的慈善義舉,在黑夜為香港的貧民帶去愛心的同時,更是喚醒了人們對于行俠仗義最本原的渴望與憧憬,讓人們重溫舊片時代行俠仗義、暖人心肺的情懷。
不可否認,我們大多數人的內心或多或少地有一種武俠情結。如果說金庸、梁羽生們筆下的江湖讓我們覺得可望不可及的話,“紫荊俠”華麗麗地出現,只是告訴你,原來鋼筋建筑橫陣的現代都市里,俠客同樣也可以玩得風生水起。
慈善與炒作,這兩者的關系似乎一直都很曖昧。前段時間,有著首善之稱的陳光標就在這曖昧當中,把自己折騰得夠嗆。然而,不管怎么樣,似乎人們都很容易地表現出來一種少有的大度。因為他們認為,只要能夠讓更多的人去行善,讓多的人因此得到幫助,這就是一種進步。
與陳光標的高調慈善不同的是,“紫荊俠”向我們“營銷”的慈善,它的低調的!它不需要受到恩惠的人知道是誰在幫助了他們,他們只需要感恩行善這一種行為就夠了。只是遺憾的是,網絡上那些八卦到爆棚的人們呀,看到了網絡上流傳的“紫荊俠”照片之后,要么就是“以胸猜人”,看看香港擁有如此好身材的人是誰?要么就是以胸為談資,驚嘆還有身材如此姣好的俠客?
玩Facebook的“紫荊俠”大抵也應該知道網民們已經把焦點聚到了什么地兒去了。人家本來在Facebook上說好了,此舉打的是行善招牌,可惜卻大眾圍繞著“胸器”大大的娛樂了一把。但是,我相信創意靈感來源自20世紀60年代風靡一時的港片《黑玫瑰》中 “玫瑰俠”性感形象的“紫荊俠”應該不會介意網民們這樣的娛樂精神,說不定這只是“紫荊俠”給大家埋下的一個彩蛋。
當然,不管“紫荊俠”最后到底要向我們“營銷”什么,她的出現,已經生動地給我們上了一課:在網絡時代,想要做出點名堂來,其實并不復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