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團隊忙碌并快樂著?
但凡是探討工作中快樂情緒的文章,幾乎都在表達人們對它的渴望和追尋。但你到底該如何創造快樂呢?還有,如何利用它來達到更好的工作效果呢?
員工越快樂,他們的工作效率就越高。這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判斷,最近的研究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如果員工不快樂,或許他們看起來也是忙忙碌碌,但他們的工作效率卻可能并不高。
杰西卡•普萊斯-瓊斯表示:“人們對工作的專注程度,和快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杰西卡目前擔任人力資源咨詢公司iOpener的首席執行官,并著有《快樂工作:充分利用心理資本以獲得成功》(Happiness at Work: Maximizing Your Psychological Capital for Success)一書。
普萊斯-瓊斯認為,有更強烈職業道德的人,更容易專注于他們的工作,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一定是快樂的。有許多高層主管,他們對自己的工作高度投入,但是,他們卻寧愿辭掉現在的工作。
普萊斯-瓊斯表示:“你工作時越快樂,就越能感覺自己精力充沛(可以做得更多)。”
iOpener進行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在認為自己工作時很快樂的員工中,有78%的人同時表示,他們感覺工作時精力充沛;而在不快樂的員工中,僅有13%的人有相同的感覺。
快樂的員工,會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效率更高。他們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任期,是不快樂員工的兩倍,并且,他們的日均工作時間也要比不快樂的員工多出25%。
Zappos公司的創始人謝家華認為,要讓員工感受到工作的快樂,首先應該讓他們感覺到,他們是一項偉大事業的一部分,讓他們覺得自己與工作是相聯系的。
謝家華認為:“其實,快樂就是一種可感知的控制感。在Zappos,我們的客戶服務中心不使用任何腳本;我們讓所有客服代表自己決定如何與客戶溝通。他們不需要獲得層層審批。如果他們想要做一些特別的事情,那他們就可以去做。”
要使員工感到快樂,某種程度上可以通過“人造快樂”的方式來實現。在2004年的TED大會上,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吉爾伯特提出,人們有能力創造屬于自己的快樂。當我們無法得到某種我們想要的快樂時,至少我們還有“人造快樂”。
假如我們有能力為自己制造快樂,那管理人員可以提供哪些幫助呢?
讓工作中的“快樂配方”發揮作用
如何在組織內部營造快樂氛圍呢?可以從培養基層員工做起——培養那些通常會支持戰略規劃的團隊成員,而不是負責設計和實施這些規劃的人。在對公司至關重要的項目中,委任基層工作人員負責更重要的部分。
要使這種方式發揮作用,你需要撇開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比如公司內員工的任務與職責:員工的學歷、教育背景、甚至近期的工作經驗等。你公司的基層IT分析師可能是最有創造力的文案撰稿人,但是,如果分配給她的工作,是整天面對程序編碼,那她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去為項目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團隊一定要兼容并蓄,應該招聘各種各樣的基層員工,并且,別害怕固執己見的新人。
1. 讓團隊負起責任
不要把新人當作實習生。要信任他們并讓他們知道。讓團隊自己確定開發解決方案的目標,自行設定期限和基準。在這個過程中,要為他們提供指導,并讓他們負起責任,這非常重要,但這么做的目的是要培養團隊成員的自主意識。普萊斯-瓊斯表示:“人們想要更多的控制感。[如果企業]過多的干預,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2. 給你的團隊起個名字
只需給你的團隊起個名字,便可以讓團隊成員在重要關頭產生責任心和歸屬感。謝家華表示,管理人員總是認為敬畏或激勵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但實際上,公司和員工的使命感才是更重要的。
3. 培養你的團隊
普萊斯-瓊斯認為:“公司帶給員工的自豪、信任和認可,是讓員工感到快樂的關鍵因素。”為團隊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需的資源,甚至在重要項目開始之前,就認可團隊是該項目的一份子。
普萊斯-瓊斯表示,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通過分析內部的社交網絡,確定哪些領導者最能讓員工感到快樂。“我們說的并不是情緒上的起伏,或者某個人擁有樂觀的態度,而是一種思維模式。”
4. 提供開放的溝通渠道
允許團隊向公司的最高層提出自己的觀點,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將向高層陳述自己的觀點,并且要對這么做的后果負責。如果可以的話,讓他們去向首席執行官陳述。
謝家華表示:“我們剛剛啟動了一個新項目,即每個季度,如果有員工對某個點子非常熱衷,那么,他可以在周六的季度會議上陳述他的點子,來獲得公司的資金支持。這就像是為了獲得內部風險投資而進行的推銷。”
如果員工覺得,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作,并且在不斷進步,他們通常會更快樂,效率也會更高,而且這種感覺可以通過團隊得以放大。就像一個管弦樂隊一樣,如果一個團隊中有更多的層面,它就可以演奏出更響亮、更強烈、更美妙的音樂。如果團隊感覺到他們參與了一項重大的任務,比如,共同提出一個大創意,或者共同實現一個大目標,那么,他們就能演奏出最美妙的“樂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