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營銷:企業得活得像個人
隨著博客、社交網絡等不斷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營銷方式和生存方式。在社會化媒體時代,企業如果想更好的發展,必須活地像個人。
在社會化媒體時代,僅僅靠在有影響力的報紙和電視臺上做廣告就可以提高企業形象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過去,在企業危機公關時,只要公關好幾家大媒體,就可以解決問題,如今這種解決方式已經不再奏效。在社會化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在這個平臺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企業也不再是高高在上。
在傳統媒體時代,個人想要影響企業是非常困難的,但如今,個人媒體的力量甚至達到了讓企業害怕的程度。比如某個人在微博上發了一條關于企業的不良信息,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企業的市值。所以社會化媒體的特性就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他們的力量不可小覷。
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就必須放下身段,用心去和消費者進行溝通,因為消費者的力量已經成長起來。而這種溝通,最合適的方法就是企業學會做人,把自己擬人化。對企業來說,這種擬人化不是被動的,不是微博把企業擬人化,而是企業要想在這種環境下生存,就必須把自己擬人化,如果不這么做,那么就會被消費者拋棄、被社會拋棄。
企業用一個很人性化的方式去塑造一個自身的形象,不僅可以拉近和受眾的距離,達到良好的營銷效果,而且品牌的美譽度和忠誠度會大大提高。
在中國很多品牌是沒有個性的,企業成長的過程只是賣產品,不去考慮產品的個性,這也造成了品牌的忠誠度會大打折扣。而社會化媒體剛好為品牌的個性化提供了一個好的契機。例如,在微博上描述一個品牌,可以說它像一個成功的三十歲的男人或者二十歲的小姑娘,是前衛時尚還是優柔華貴等等,通過一些擬人化的形象來塑造品牌的個性。有了個性之后,再通過微博或者其他社會化媒體來塑造這個品牌。就像我們看動畫片,卡通形象它要通過很多語言動作最后讓你對它的性格有一個總結。品牌也是一樣,通過很多細節,塑造起你的品牌個性,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如果一個企業真正放下身段,根據自己的產品定位和消費群體的特征,用合適的“性格”來包裝自己的產品,真正跟消費者產生互動,消費者就會對品牌有一種認可,這種認可不同于傳統的賣方和買方的那種關系,而是會產生像朋友之間那樣的“友誼”,甚至是這個品牌的粉絲。這樣品牌的忠誠度和美譽度就很強,用戶就會支持這個企業的產品,而且還會主動地參與到這個品牌的塑造過程。即使某方面做得不好,用戶也會去幫助這個品牌或者企業,而不是詆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