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上常用的折舊方法有哪些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原價×(1-預計凈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原價×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舊額會隨資產的工作量而不斷變化。一般資產在不同年度折舊,比如汽車等應按照工作量法計提折舊。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實際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特點:不是每一個會計期間的折舊額都是相等的。
3.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用直線法折舊率的兩倍作為固定的折舊率乘以逐年遞減的固定資產期初凈值,得出各年應提折舊額的方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不考慮凈殘值)×2/預計使用年限
注意:最后兩年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
4.年數(shù)總和法
年數(shù)總和法又稱折舊年限積數(shù)法或級數(shù)遞減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后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shù)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逐年遞減分數(shù)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shù);分母代表使用年數(shù)的逐年數(shù)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shù)總和×10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