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的歷史介紹
縫紉機的歷史介紹
1790年,英國的圣托馬斯發明縫制靴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的手搖縫紉機,這臺縫紉機是用木材做機體,部分零件用金屬材料制造,它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臺縫紉機。
1841年,法國的蒂莫尼埃設計和制造了實用的雙線鏈式線跡縫紉機;1846年,美國的豪取得曲線鎖式線跡縫紉機專利,縫紉速度為300針/分,效率超過五名手工操作的縫紉師;1851年,美國機械工人勝家獨立設計并制造出勝家縫紉機,縫紉速度為600針/分,并于1853年取得美國專利。此后,縫紉機便開始大量用于生產,并逐步增加了釘鈕扣、鎖鈕孔、加固、刺繡等功能。
1975年美國發明了微型計算機控制的家用多能縫紉機。專業性工業縫紉機發展更為廣泛,縫紉速度越來越高,如包縫機已達到1萬針/分。1979年,世界縫紉機的總產量達到15885000臺,其中中國產量為5870000臺,是世界上縫紉機產量最高的國家 。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制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