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含金量
每個人都想在職業生涯呈現上升的態勢呢?讓我們聽一下專家的建議——
【自我剖析 認識自己】
很多人都不能清醒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勢是什么,并據此思考下一步該往哪里走。例如在考大學時,很多人會根據目前社會上所謂的熱門專業來報讀,而不是想想做什么更符合自己的興趣,結果在就業時就會發現自己面臨許多棘手的問題。一旦盲從、缺少目標、隨遇而安成為職業生涯中的常態,不斷地自我加分必然會成為空談。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評估自己的優勢,并分析怎樣的職業狀態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降低劣勢。自我認識及評估是一個不斷延續的過程,可以通過參加網上提供的職業測評,或者經常與老師、朋友、家人、主管等進行討論來完成。
【善用時間 合理安排】
上帝對每個人最公平的地方就是時間,每個人每天都擁有24小時。聰明的人會善用時間安排,讓這24小時發揮出最大功效,而這就成為個人“與眾不同”的關鍵。
時間管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首要的一點就是充分利用每一秒可利用的時間來自我增值,其次是合理安排,制定完善、高效率工作計劃。例如如果每天能夠早起一會,提前到公司,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安排一天的事情,也不用擔心因為完不成工作而總在加班。
【敢于承擔 多做多問】
在職場上,同樣還要學會承擔責任,并在實際運用中充實自己,這對于個人的職涯發展非常重要。同時,要改變以往對于“自我增值”的誤區,“自我增值”并非只是單純地多參加培訓,多拿證書,更重要的是將學到的技能運用到日常的職場工作中去。
外企HR經理陳先生表示,在他多年從事HR管理的工作中發現,很多人在簡歷中寫得很漂亮,但當他用行為面談法進行面試時,卻發現這些求職者往往答非所問,缺少實際導入執行的經驗,常常以為在講座上聽到或者在書上看到的就是自己的知識,事實上,這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距。
可見,HR更青睞的是個人實務操作和運用的能力,即使通過培訓而了解到某項技能,也只有通過在實際工作中的檢驗才能轉化成自我能力。所以建議職場人士應該把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敢于嘗試,對于不懂的勇于詢問,積累實務操作經驗。
【直面挑戰 慎重跳槽】
任何職業都需要一定量的積淀才能有一個質的飛躍,如果沒有2-3年的積累,很難對一份工作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頻繁的跳槽不僅讓你缺少職業儲備,也會成為HR心中的“扣分”項。
那該如何區分有益的和無益的跳槽呢?關鍵還在于跳槽的動機——不是因為現在的工作不好、不順心就決定跳槽,而是看有沒有一份更好的機會在等待你。
工作沒有100%的如意,如果因為不好就換、就逃避,只會影響個人職業生涯的連續性和經驗的沉淀。只有主動面對職業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學會適應環境,克服困難,才能最終做到待價而沽,積累跳槽的本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