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業走上‘綠色復蘇’之路
經歷金融危機的洗禮,中國皮革業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進入復蘇通道。今年1-6月我國規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企業工業總產值3255億元,同比增長2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8.2個百分點。
“我們注意到,這次的復蘇呈現出新的特點,不僅僅是恢復生產,恢復訂單那么簡單,而是在恢復中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皮革業正以清潔化、‘綠色復蘇’之路。”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蘇超英表示。
在日前于上海舉行的“2010中國國際皮革展、中國國際鞋類展和中國國際箱包、裘革服裝及服飾展”上,這一趨勢顯露無遺。
這個被譽為中國皮革業“晴雨表”、匯聚產業鏈各環節優秀企業的展覽迎來了其歷史的最大規模。在近70000平方米的展館中,處處展現出綠色、低碳的風景,節能設備閃耀登場,生態材料比比皆是……參觀展會的買家、參觀商紛紛表示,展會奏響的低碳主旋律,讓人充分感受到這個傳統制造業在“綠色復蘇”進程中煥發出的新活力。
在今年的展會上,上游制革企業不僅展示了各種琳瑯滿目的精品皮革,還注重企業環保形象的塑造。中國商報記者看到很多企業都將“真皮標志生態皮革”的標牌,以及通過國際環保實驗室認證的標牌放在醒目的位置,并且積極為買家闡述企業在環保方面的理念。“近兩年來,我們確實感受到中國制革企業發生的變化,尤其在環保方面,他們更加注重科技投入,而且非常有前瞻性。”前來采購的一位歐洲買家表示。
面向消費的終端,下游制品企業也敏銳地感觸到消費市場的變化,紛紛打起了環保、低碳牌。在展廳,很多以綠色新型材料制造的鞋品、箱包和裘皮制品賺足了眼球。奧康展示了他們以綠色鞋材制造的鞋品,生產所用的皮革、紡織布、底材、飾扣、鞋用化工材料和包裝材料符合綠色采購要求,并貫穿于整個設計、生產、銷售過程。
記者還了解到,現在許多制品企業都通過空氣除塵,特別是采取煙塵脫硫和污水處理等措施清除廢氣和污染物,凈化生產環境。而且,現場的制品展商紛紛使用紙袋代替塑料袋,小小的轉變既減少了白色污染,也培養了消費者環保理念。
眾所周知,皮革加工需要使用五大系列上百種精細化工產品,而鞋的生產通常需要十大類約130多種原料,各種化工產品所含的污染物質種類和含量各不相同,這就要求皮化企業在行業低碳中能夠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因此,今年皮革化工展區面積較往年有所增加,許多企業在展館展出了新近研發的綠色表面活性劑、無鉻鞣技術、新型皮革助劑等新產品、新技術。
據與外國買家團進行對接的王小姐介紹,外國買家相信中國將成為全球市場輸出“低碳經濟”的主力軍。很多買家表示:“中國是一個皮革出口大國,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中國皮革業正在掀起一場‘綠色’的變革,這將會給世界皮革市場帶來巨大的影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