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鞋服企業的營銷攻略
9月30日訊, 有一位朋友給我發了一封品牌服飾在湖北二級城市的代理商,店面處于商業街之中,有二三十個平方,生意總是不好不壞的,她在網上看到我一篇關于“聲雨竹”服飾方面的文章,頗有同感,問如何才能提升店面業績?關于此類的問題,我平常總是接到很多,但是,營銷策劃者不是點石成金的圣人,他只是善于思考罷了,基于一個客觀的事實,從環境和問題找到一條解決的辦法。我感謝關注和信任,我強調了幾個關鍵點,希望她能提供一些詳細的資料,供我準確判斷。
兩天后,她詳細的回復了,看得出,她對我的信任,她姓吳,洋洋灑灑的一大堆,雖然有很多的個人看法,但這并不妨礙我的思維分析。
我了解到:原來吳小姐代理的女裝品牌是適合年輕的職業女性,比較正裝,與“聲雨竹”的品牌定位比較相似,但又不像那樣高端,同“哥弟”的價位差不多,價格的區位比較大。由于代理原因,她的服飾進價折扣還行,賣不完的可退回廠家。了解到店面處于當地一個比較知名的商業街,從人流量和關注度上看,這樣比較好的,同行眾多,且都是以品牌代理形式居多。后來在QQ上我問她,那么,此時的人流量如何?她說,人流量還行,不過,這個季節不好買衣服,因為換季時際,人們都在觀望,在湖北的天氣極不穩定,總是混搭。我問她,有多少人會問,不同季節的服裝/她說有一些人,或光問不買,好容易把衣服拿出來(因為要打包,一些衣服封箱了),她又不要了。我想了想,問她隔壁四周的,有多少店面像她這種樣子,她說都差不多,顧客是進進去去,有的賣有的沒買。有沒有店面只賣一種季節的衣服呢?她說沒有,大家都認為不劃算。我問她,商業區處于什么位子,她說在一個典型的商業街上,周邊有一些寫字樓,算是“商圈中心”吧
綜合分析后,我認為:在市場上沒有什么不可以,反季節既然別人沒有做,我們為什么不主動去做呢?不按常理出牌,并不是說牌不好,只是時機不對。關鍵是要形成銷售的注意力,消費者的需求從來都是參差不齊的,如果不能調成統一,那么,只好投其所好,順勢引導就行了。{page_break}
我提出建議:
對于服裝來說,現在是銷售的淡季(8月份),處于不穩定時期,各家的生意都很難做,經了解處于吳小姐這樣的店面基本上都是這種情況,只是一些低價位和小品牌的產品走貨稍好一些,這是環境和銷售的周期造成的,為此,我建議,吳小姐的店面可發展一次反季節的銷售促銷。
有利條件在于:
1、吳小姐的商業街已形成慣性銷售思維,大家都是等旺季到來的心情是一樣的,但都沒有采取行動。別人沒有做,這是可圖銷售的心理先機。
2、反季節中的積貨和返貨現象很正常,消費者在逛店購買的心理是有的,只是并不強烈,但并不能說明沒有,因為,在價位和品牌中間,低價位和高品牌在一起的話,也同樣會有吸引力。關鍵是店面要做出一定氣勢和影響力。
3、商業街周邊的寫字樓絕對有人氣,這對吳小姐店面中的品牌服飾是有利的,對于寫字樓一族,選擇品牌是必然的。
4、經了解,吳小姐有著大量的貨源,這很重要,因為一個促銷周期需要足夠的貨品支持。{page_break}
營銷攻略:
1、制作一個超大的KT版寫真,直印主題:挽留夏天的美麗——XX品牌反季節銷售周。掛在店面正中間,同時在店面掛上橫幅,在店堂內進行一些裝飾。且在門口豎立拱門汽球,要成為商業街上的“焦點”。注:這里的銷售周我指的是兩個星期。
2、兩季節服飾在店面內各占一半,其中要突出一點的是,對顧客購買后同時發放另一季節的優惠券,鼓勵二次購買。以形成促銷后期的銷售延續。
3、對某一款的上季的流行(主買)服飾,進行重點宣傳,突出新價位的醒目,以此作為“引爆點”,吸引大量眼球。
4、對店面的會員進行電話、短信通知,強調機會和實惠,對于這類會員消費可贈送小禮品等形式顯出與眾不同。
5、人是關鍵的,制作定量的DM派促銷員直接到各個寫字樓門口進行點對點宣傳,上面注明,中午來本店購物一律額外有驚喜相送(禮品與贈送給會員的禮品一樣),若是一行三人都購買,另有紅包。這樣,可以盡大的鼓動中午休息時間購買的最大化。此活動在第一時間進行。
6、為防止同行們跟進,我要求吳小姐把打包的貨品全部拆箱,空箱子在店面外堆放,這樣在地在上就堆放著上面寫有返廠和打包帶的雜物亂七八糟,無形中就從氣勢壓倒對方。
吳小姐表示同意,不愧是老板,答應馬上會雷厲風行,我說,我在武漢,我給予你的建議都是基于我在對你的分析上,建議你還是要對店面周邊再進行一個調查,這樣,行事會更準確些,假如若行,一定要注意進度的把握,對于購買者一定要做好售后服務,畢竟換季時節,又會是另一輪購物周期,通過反季節促銷,能賣貨只是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為店面增強人氣,為下一季節的銷售上升奠定基礎。一周以后,我接到了吳小姐的電話,她向我感謝,說活動很成功,反季節促銷頭幾天讓周邊同行很是吃了一驚,也有跟進的,不過規模很小,反而是助興而已。
我問她,有沒有不如意的地方,吳小姐說,也有,對于老會員,對此活動好像不是很熱心,效果不是很好。我明白這是老會員的價值情感的作怪,是可以理解的。吳小姐說,她又在當地的電視臺做了三天的字幕廣告,問我可行否?
做都做了,還問我可不可行?看來,商人“逐利”,這話真是一點兒也沒錯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