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劉備發跡史:老板與員工間的友誼
一支忠誠的團隊
劉備在窮途末路之中,只好帶著兄弟們投奔荊州的劉表。劉表很客氣地接待他們,給他們補充了兩千名士兵,讓他們駐扎在新野縣。新野縣是荊州的戰略防線,離許昌很近。劉表的意思,其實是讓他們充當抵抗曹操的炮灰。
此時的曹操和劉備,在實力上完全不能對比。一個“挾天子而令諸侯”,手握千軍萬馬,鐵蹄所向,無人能攖其鋒。一個寄人籬下,連吃飯都得看主人的臉色。我們不得不捏上一把汗,劉備的反曹大旗還能打多久?
幸運的是,劉備重新擁有了他的團隊。當他只身投奔袁紹的時候,他感到自己是多么孤單。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和他的兄弟們還有重逢的那一天。尤其沒有想到的是,當時威名遠揚的關羽,竟然也不遠千里來到了他的身邊。
那時,關羽是曹操最為賞識的人才之一。曹操是那樣地愛惜他,讓漢獻帝破格提拔他為偏將軍,封壽亭侯,又送給他一座大宅院、十位美女、若干金銀布帛和一些生活用品。有一天,曹操竟然把一匹名貴的赤兔馬也送給了他。
這匹赤兔馬曾經是呂布的坐騎,能夠日行千里。人們用“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樣的語言來贊美英雄呂布和寶馬赤兔的卓越表現。曹操剿滅了呂布,卻把赤兔馬贈送給關羽。誰知有一天,關羽把曹操給他的所有賞賜都留在了那座大宅院里,騎著這匹馬離開了曹操,踏上了追尋劉備的旅途。
傳說,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經歷了許多險阻。事實上,關羽當年所冒的風險,遠甚于過五關斬六將。他去投奔劉備,劉備此時尚在袁紹的大營之中。我們知道,關羽在此之前幫助曹操殺了袁紹的兩位愛將,一位是顏良,一位是文丑。所以,當他只身前來,如同送死。袁紹很可能會殺了他,為兩位愛將報仇。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有這樣的毅力和勇氣呢?
關羽自己說過:“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所謂忠義,用企業管理的話講,就是員工的忠誠度。正是因為這種純粹的忠誠度,讓這群患難與共的兄弟們組成了當時最有凝聚力的一支團隊。這支團隊曾經被打散過,但現在它又奇跡般地復原了。
一支忠誠的團隊,就是一支百折不撓的力量。只要那顆忠誠的心還跳動著,抗擊曹操的旗幟就不會倒下。
關羽是一個好色忘義之徒嗎?
曹操到死也不理解,關羽為什么忠誠于劉備?他給了關羽那樣的崇高地位和榮華富貴的生活,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關羽寧可放棄一切,也要去追尋劉備的消息。
有些人說,當年劉備之所以離開曹操,是因為他自己想當老板。他們又說,關羽之所以離開曹操,是因為劉備可以給他股份。可是,那時劉備不過是袁紹帳前的幕賓,連自己的公司都沒有,哪里來的股份呢?
也有學者說,關羽其實是一個好色忘義之徒,他是因為曹操奪走了他心愛的女人才憤然離開曹操的。曹操曾經答應過關羽,表示愿意成全關羽和那個女人的婚事。可是,等到他看到這個女人時,立即為她的美色所迷戀,甚至不惜違背他對關羽的承諾。后來,他送給關羽十位美女,大約也是為了對此做出補償吧?沒想到,直到關羽離開曹操,他連正眼也沒瞧上這十位美女一眼。
我不知道這位學者為什么不去譴責曹操的出爾反爾和橫刀奪愛,難道他是曹操的親戚嗎?關羽愛上一個女人是很正常的事,你可以說他好色,但絕不可以說他忘義。忘義的是曹操,以及跟曹操做親戚的那些學者。
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懂得忠誠的意義。劉備是一個懂得忠誠的人,關羽也是一個懂得忠誠的人。正因為他們懂得忠誠,才有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的佳話。他們之間這種肝膽相照的友誼,豈是曹操之輩能夠理解得了的?
與其說關羽忠誠于劉備,不如說他們彼此忠誠。他們是結義的好兄弟,結的是什么義呢?他們在桃園宣誓的時候說得很清楚,那就是:“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那時候,劉備24歲,關羽25歲,張飛22歲,都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要為危難中的國家和人民做一番大貢獻。
老板和員工之間的友誼
為什么關羽年長,反而讓劉備做了兄長呢?
這要從劉備的發跡史說起。
我們知道,劉備從小跟著母親織席販履。及至稍長,有兩位販賣馬匹的大商人,一位是張世平,一位是蘇雙,他們看上了劉備,聘請劉備代理涿縣地區的商務。由于黃巾起義,馬匹在當時成了一種相當昂貴的商品。劉備很快掙到了第一桶金,等到當地政府出榜招募鄉勇的時候,他已經有了一定的資本來組建自己的軍隊。
有兩個人前來應聘,一個是關羽,一個是張飛。《華陽國志》中說,劉備合眾,河東關羽、同郡張飛并以壯烈為御侮。御侮是什么意思呢?這是一種職務,置換成現代詞匯,就是保鏢、警衛的意思。
《三國志·關羽傳》中說,劉備待關羽、張飛二人“恩若兄弟”;而關羽、張飛也常常在“稠人廣坐”之中,侍立在劉備周圍,“不避艱險”。這段話,一方面反映了他們之間的友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們之間的工作關系。后來,人們常常在戲劇舞臺上看到關羽、張飛肅立在劉備身后,以為是兩個弟弟對大哥的尊敬,其實也是他們的職務所決定的。
簡單地說,劉備與關羽、張飛的關系,其實是老板與員工的關系。出于對劉備的尊敬,盡管關羽比較年長,人們依然把劉備稱為大哥、關羽稱為二哥、張飛稱為三弟。兩位兄弟跟隨著劉備,從當初保鏢級的武士,成長為后來聞名天下的將軍。我們不得不感嘆,原來老板和員工之間,竟然也能夠建立起兄弟和骨肉一樣親密的友誼。
當然,劉備不僅僅是待關羽、張飛二人“恩若兄弟”,待趙云也同樣如此,以至于某些說書先生也把趙云稱為四弟。除了這些出生入死的戰將之外,至于糜竺、孫乾、簡雍等行政管理人員,也無一不是品德高尚和有奉獻精神的員工。年輕的諸葛亮出山之后,更是用了一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來報答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
三顧茅廬的故事
從漢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在新野縣一住就是7年。他活了大半輩子,什么時候這樣安逸過?每天跟兄弟們喝喝酒,有空跟荊州的學者們聊聊天,還可以跟老婆一起享受家庭生活的快樂,日子倒也過得悠閑自在。7年下來,連屁股也長肥了,老婆還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
那時曹操忙于北方的戰爭,還騰不出手來對付他。在遭受官渡大戰的慘敗之后,袁紹病逝,但他的兒子們仍然擁有不可忽視的勢力,占據著冀州、并州、青州和幽州等四個州的地盤(相當于全國三分之一的面積)。當劉備在新野縣享受太平生活的時候,曹操則在集中精力對付袁紹的兒子們,把這四個州盡數收入囊中,并順手征服了烏桓和遼東。十分天下,曹操已經控制了其中的七分。
其實,那段時間劉備有很多機會對付曹操,但他沒有足夠的兵力。于是,他多次勸說劉表,趁著曹操在北方作戰,襲擊許昌,一方面可以營救漢獻帝,另一方面也能夠一舉搗掉曹操的老巢。但劉表卻始終驚疑不定,僅僅發動過一次小規模的進攻。
劉備常常為他七年來虛度的光陰感嘆,但他并非一無所獲。他深深地知道,他所擁有的這支忠誠的團隊,存在著人才結構上的嚴重缺陷。他們需要一位懂得軍事謀略的人才。皇天不負有心人,在那段時間里,求賢若渴的劉備先后得到了兩位優秀的人才,一位是徐庶,一位是諸葛亮。
當劉備三顧茅廬去聘請諸葛亮下山的時候,他肯定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這段經歷而流芳百世。如果沒有劉備,諸葛亮可能會一直待在隆中,老死在他那個茅草屋里,中國歷史上也就不會有一個光彩照人的諸葛亮了。所以,人們對于劉備禮賢下士的胸懷,給予了最為熱烈的贊美。如今,三顧茅廬已經成了一個經典的人力資源案例。然而,在1 800年之后的現代商業社會中,我們還有多少這樣尊重人才的領導者呢?
有許多學者對三顧茅廬的故事說長道短。他們對故事的情節進行了許多想當然的猜測和批評。建立在猜測之上的批評意見無疑是荒謬的。這些猜測和批評無損于劉備和諸葛亮的偉大,只能反映出猜測和批評者自己的猥瑣和故作聰明。
與之相反,那些道德淳樸的讀者卻會在故事中陷入沉思。他們往往會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1. 劉備為什么會三顧茅廬?
2. 諸葛亮為什么會追隨劉備?
劉備為什么會三顧茅廬?
劉備三顧茅廬,使得諸葛亮成了人才市場上最耀眼的明星。然而,當諸葛亮在隆中晴耕雨讀的時候,并不是一個為很多人知曉的書生。
據說,他經常把自己比做戰國時期的管仲和樂毅,可是他的鄰居們卻總是不以為然地嗤笑他。《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謂之為“時人莫之許也”。即使諸葛亮下山之后,也常常因為他的出身受到別人的嘲笑,被呼為“諸葛村夫”。所謂“村夫”,就是“農民”的意思。現代社會中有些人喜歡用“農民”這個詞罵人,原來是從“村夫”演化而來的。
既然諸葛亮只是一個“時人莫之許也”的村夫,那么,劉備為什么還要冒著隆冬的嚴寒和大雪,三顧茅廬去聘請他呢?換了你是劉備,或者你是某公司的總經理,你會不惜一切代價,跑到窮鄉僻壤去聘請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農民嗎?
現代企業招聘人才,不僅在乎學歷,而且在乎你是否出身于名牌大學;不僅在乎你的專業,而且在乎你是否有知名企業的工作經驗;不僅在乎你的職業形象,而且看重你是否有口若懸河、舌燦蓮花的表達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現代企業的人才招聘,現代企業管理的人才評鑒技術,比之劉備當年,似乎更為科學。可是,為什么我們卻找不到像諸葛亮這樣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呢?
中國古代也有大學。戰國時期在齊國設立的稷下學宮,大約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高等學府。公元前124年,大漢王朝設立太學,實行博士生導師制度,在校的太學生曾經達到兩萬多人,相當于現在北京大學的規模。但是,諸葛亮卻不是太學生,也沒有任何學歷。因為戰爭,那套完善的教育機制已經遭到徹底的毀壞。
年輕的諸葛亮也沒有任何知名企業的從業經歷。諸葛亮出生于徐州的陽都縣,4歲那年因為曹操血洗徐州,在兵荒馬亂中淪為一個流浪的孤兒,跟隨叔叔輾轉來到荊州。叔叔去世之后,年僅16歲的諸葛亮帶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