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人際交往中的招呼禮儀
招呼用語言表示的是打招呼人與被打招呼人之間的一種交往關系。如果遇到熟人打招呼或別人給你打招呼,你裝作沒看見,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1.“你吃了嗎?”
這是中國歷史上沿用比較普遍的招呼語。“民以食為天”,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 大多數勞動都求的就是能夠吃飽肚子。因此,問對方有沒有吃飯便是對方的一種關心。
隨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飯問題已經得以解決,然而,“你吃了嗎”這句問候語卻流傳了下來。但是,現在的這句招呼語基本上沒有了原來的意思。它只是一種形式,不再包含原來的內容,問聲“你吃了嗎”也單單是一種招呼,表示“我看見你了,跟你打招呼呢。”至于對方真得過且過吃飯沒吃飯,都是無關緊要。所以,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你吃了嗎”的問話逐漸被新的招呼語所代替。
使用這保存招呼語時要特別注意場合,在衛生間打招呼,顯得語言極其貧乏,彼此也顯得尷尬。
2.“你干什么去?”
這也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招呼語,與對方擦身而過,為了表示看見了對方,以此語代替一切語言。至于對方干什么卻都無緊要,只是表示一種問候。在西方發達國家,基本上沒有這種招呼語,因為“自己干什么”是屬于個人的隱私,他們不希望別人過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這句問候語出現在中國,也反映了國人的一種心態,隨著經濟的發展, 這句話也將逐漸被新的招呼語代替。
3.“你在哪兒發財?”
這是中國近幾年才時興起來的問話。在中國漫長歷史中“君子重義不重利”的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已根深蒂固,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和深入,“利”越來越被人們看重,“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促使全國人民奔富裕,并以“發財”相互祝福。所以,這句招呼語如實反映了近幾年來從上到下以經濟為中心奔富裕的文化心理,折射出初得溫飽后人民的更高追求,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4.“你這段時間忙嗎?”
由于改革開放以后,我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都在為事業,金錢,生活而忙碌,奔波。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喜歡用“你這些時間忙嗎”問候校友,同事,特別是年齡相當者。覺得這一問候語,既體現了朋友之間的相互關心,又顯得很文雅,不俗。問話人對對方工作忙不忙并非實質性的了解,重在招呼。若對方回答“很忙”,問話人如果不再問一句“忙什么”顯得又不禮貌了。
5.“你好”
這句招呼語簡潔明了,通用性強,同時又是對他人的一種祝福,因此,這句話解放以后經常使用,如今也常出現在經濟發展,不同社會群體交往頻繁而人際關系又比較松散的開放型社會中,特別是在一些城市,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每個人都來去匆匆,以前那種交談型的招呼語已經不適用了,彼此見面時一聲節奏明快的“你好”,同時伴以微笑,點頭等致意方式便是禮貌之極。所以,這是隨時代發展應運而生的新型招呼語。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