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金融危機的新招數--以貨易貨
為節約成本、擴大銷量,重慶力帆集團日前計劃用汽車與其他企業交換產品,交換對象為雨衣、傘、T恤衫、帳篷以及宣傳掛歷等,總金額將超過千萬元。
無獨有偶,今年7月,北京匯源果汁集團用40萬箱果汁與青島澳柯瑪商務有限公司交換了6000臺展示柜,價值約1400萬元。當月,上海傳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用成品羽西娃娃與法國拉維利爾玩具公司交換布料和PVC材料,價值300萬美元。
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信貸市場不斷緊縮,銀行放貸意愿不斷下降,企業融資成本增加,甚至出現融資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不需涉及現金的以貨易貨做法逐漸為許多企業所采用。
所謂以貨易貨,即企業將自身的產品與其他企業交換,換回本應用現金購買的生產原材料及消費用品,從而達到減少流動資金壓力的目的。
青島澳柯瑪商務有限公司北京中心主任王黎明說:“易貨節約了企業的流動資金,可以換回本應拿錢采購的各種促銷品、廣告、職工福利、生產原材料。明年的易貨協議總額預計達到6000多萬元,相當于為公司盤活了6000多萬元資金。”
此外,企業間以貨易貨的做法還可節約銷售與采購成本。正常銷售需要批發、零售等許多環節,環節越多銷售成本就越高。企業易貨減少了中間周轉環節,從而大大降低了銷售成本。據測算,一般產品的銷售成本為27%,而易貨方式僅為5%―7%。
北京國際易貨網總經理崔國誠表示,現代企業易貨已從原始的個人面對面低效率易貨,發展成通過網絡的企業對企業高效率易貨,企業只需在易貨網上將易出、易入的產品信息發布,就能迅速、準確地找到合作企業。
崔國誠說,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目前國內企業面臨融資困難、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加速升值等不利情況,因此企業如果想迅速盤活庫存、擴大銷量,以貨易貨將是一種可以嘗試的選擇。
據了解,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泰國、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國的易貨也開始蓬勃發展。
責任編輯:杜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