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那些年與機會擦肩而過的李寧事件
2012年7月,中國參加倫敦奧運會的佼佼者站上領獎臺時,身穿的將是印有安踏標志的領獎服,這是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李寧(4.87,-0.16,-3.18%,實時行情)公司第二次與贊助中國奧運代表團失之交臂。
一位李寧的老員工向記者介紹,從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李寧就是中國奧委會的合作伙伴,中國隊員的領獎服都有李寧的標志,奧運會對于李寧公司的意義非同小可。在參與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足球、籃球領域,中國隊成為世界冠軍的幾率微乎其微,中國人站上世界最高領獎臺最大的可能就是奧運會,領獎服因此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李寧2008年輸給了阿迪達斯,2012年又輸給了安踏,如果說輸給阿迪達斯這樣的跨國運動巨頭還情有可原的話,李寧公司敗給了“小老弟”安踏,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意志不堅決。
李寧公司錯失的機會不僅僅在于此。今年6月,李寧公司宣布將從2012/2013賽季開始,連續贊助五屆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在中國足球屢戰屢敗傷透無數國人的心后,籃球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運動,擁有難以計數的愛好者,李寧公司此時才拿下CBA的贊助權,真的是姍姍來遲。
實際上,早在2004年左右,李寧公司就已經推出了擁有反彈和緩震功能的籃球鞋,李寧公司也是第一批簽約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NBA)明星作為代言人的中國運動用品公司,但是李寧沒有將當初的嘗試堅持下來。
在足球領域,李寧公司2003年已經與當時的國家隊球星李鐵簽約,并且向市場提供“鐵系列”足球鞋和比賽服,但是在足球賽事和明星資源的開發上虎頭蛇尾,此后陷于沉寂。
贊助頂級賽事、簽約明星運動員,是體現各家運動用品公司“真本事”的核心地帶,李寧的老員工感慨,如果公司的領導層能夠再狠一點,意志再堅決一些,不是左右搖擺、猶豫不決,李寧公司的今天也許是另一番模樣。
然而在一些需要柔情一點的地方,李寧公司又表現得太狠了一點。2010年,李寧公司將自己的經銷商數量從上一年末的128家減少至90家,數量上減少了近三成。在中國運動用品市場,經銷商并不僅僅是銷售一個品牌的產品,除了李寧,這個經銷商可能還開著耐克、阿迪達斯、安踏的門店,如果經銷商每年有1億元的采購資金,是采購李寧多一點還是其他品牌多一點,在其他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情義深淺成為投入資金多少的決定因素。很多經銷商是在李寧公司創業時就開始合作,本來是李寧的鐵桿支持者,但是李寧公司調整渠道的激進做法令人心寒,加上李寧市場推廣上的失誤,銷售渠道因此一蹶不振。
市場觀察人士馬崗指出,與李寧公司整合銷售渠道的激進做法相比,安踏等晉江系運動用品公司采取了收購渠道的方式,李寧公司錯失了與經銷商同心協力、打成一片的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