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樂觀浪漫的民族
侗族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約三百萬人口,是古代百越族后裔。侗族主要聚居在湘、黔、桂三省(區)交界處,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揚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詩中提到的龍標、五溪、夜郎古地,就是古今侗族人的居住區。三江縣有侗族人口約19萬,占全縣人口的56.7%以上,是全國五個侗族自治縣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個縣。
侗家美酒敬客人
侗族是一個愛美、善于創造美,富有浪漫詩情的民族。有專家指出,侗族的生產生活生存方式就是“詩意的生存”,這也是比較中肯的。侗語“多耶”二字,翻譯成漢語就是“踏歌而舞”。它以歡樂、友誼、安定、團結為永恒的主題,傳達“平等、和諧、大同”的理想。侗族有史以來就喜歡聚集在一起以這種形式歌唱生活憧憬未來。“多耶”是侗族人極喜愛極平常的一種集體娛樂活動。家里來了客人,要“多耶”;村寨來了客人,要“多耶”;過年過節更少不了“多耶”;小孩出生了,親朋好友要“多耶”;生日、婚慶必定“多耶”……村里男女老少排隊成行,手拉手,有時是手搭著前面那人的肩,在嘹亮的侗家山歌聲中,跳起節奏明快的集體舞蹈。歌者唱完一句,大家就應和一聲“呀羅耶,耶羅嗬!”鼓樓、侗寨洋溢著無邊的歡樂。
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多耶”
侗鄉“多耶”——踏歌而舞
“侗家愛唱歌,歌漫千山萬條河,琵琶彈斷窮苦樹,木葉吹綠萬重坡。”侗族愛唱歌,唱歌是侗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侗族有獨特的語言但無文字,在原始時代,他們以歌作為記事工具,用歌記下自己的勞動,記下自己的收獲,記下自己的憂傷與歡樂。有首侗歌是這樣唱的:“漢族有文字記載,侗族把事記在心里;漢族有讀不完的書,侗族有唱不完的歌。”侗人歌唱的內容涵蓋了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你到侗家做客,為你接風洗塵的,首先是侗人優美動聽的歌聲。有侗胞形容說:“誰不唱歌就像凋謝了的花朵干枯枯,我常唱歌贏得天性活生生。”在侗人的心目中,唱歌與吃飯同等重要,唱歌可以調節精神。歌曰:“不種田無法把命養活,不唱山歌日子怎么過?飯養身子歌養心喲,活路要做也要唱山歌。”
侗族民歌以它真摯的感情、含蓄的格調、絢麗的風姿、優美的旋律,扣開人們的心扉,深入侗人的心田,引起人們內心強烈的共鳴。侗人愛唱歌,不僅山上唱,在家里唱,在村寨里唱,而且唱出了中國,走向了世界。多聲部侗族大歌,和諧流暢,配合自然,緩急有序,時如潺潺流水沁人心脾,令有心曠神怡,時如鳥語蟬鳴,爭相和應,拔動人們歡快的心曲。1986年10月,貴州省黔東南歌舞團侗族大歌合唱團應邀參加了巴黎藝術節,歐洲人為之傾倒,連演三場座無虛席。法國《解放日報》稱贊侗族大歌為“最有魅力的復調音樂”。而在此之前,一些外國學者卻主觀地認為,中國民間沒有多聲部音樂,侗族大歌徹底否定了這些洋人的結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