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富貴的背后都有其不為人知的艱辛和酸楚
一、1.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不變的,外界在變你卻不變,原地踏步,別人就會搶走你手中的奶酪。2.看一個人的信用和責任感,就看他答應過的事是否做到了,約會是否準時,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極其重要。3.人人都會“碰壁”,絕大多數碰壁后或掉頭就逃,或一直哭泣,只有一小撮人努力尋找穿“壁”方法,最終他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二、1.有些成功看起來偶然,其實不然,不經風雨怎見彩虹,沒人能隨隨便便就成功;2.有些問題看起來很小,卻足于撼動全局,忽視它就可能會帶來100%的災難;3.有些話語聽起來很不舒服,靜心想想,對方是為自己好,應聽從、善待。4.有些夢想想起來離自己越來越遙遠,反思自己是否努力過,方法是否對,盡心則無悔。
三、1.聰明人會從教訓中汲取經驗,愚蠢的卻一次次為教訓流血。2.每個人的起點其實都不一樣,當你的起點比他人低的時候,請不要氣餒,因為起點并不決定終點,一切都得靠自己。3.書架不是拿來當擺設的,藏書也不用追求多,有時哪怕你只讀懂了其中的一頁,這頁給你帶來的價值,也許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四、百年企業靠文化。一流的企業文化能夠鍛造一流的核心競爭力,一流的核心競爭力又能鑄就一流的企業。企業文化并非是高層的一己之見,而是整個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只有全體員工認同的企業文化才有價值。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要讓文化從抽象到具體,從理念到行動,從口頭到書面,從認同到理解,從理解到執行。
五、【好習慣讓人受益終身,改變習慣的小技巧】1.樹立一個合理的目標,并讓自己潛意識牢記。2.制定計劃,堅持執行。3.讓周圍的人,比如家人、朋友、同事等,成為你的監督員,彼此也可以相互鼓勵、監督。5.記錄下自己改變的腳印,定期自我考評。6.堅持一段時間后,若有進步可以給自己獎勵,偷懶則要自罰。各位晚安!
六、【放下】姚明:“在討論超越之前,應該先想到一個詞,就是放下。” 1.杯空才能水滿,放下才能超越;2.佛曰:放下,即擁有;3.不斷給人生歸零,使自己處于空杯狀態;4.放下的程度跟超越的大小成正比,不放不超越,大放大超越。5.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欲求有得,先學舍棄。
七、【評價一個企業是否有活力的兩條標準】一看這個企業每天的精神狀態和每個月每年的業績如何。二看企業有沒有共同的價值觀,有沒有構建一套完善的、讓所有人都為之努力的管理制度,能否讓大家感覺到不只是為企業工作,也是為自己而工作。即看員工是否由原來的職業經理人心態轉換到事業經理人的心態。
八、古人云,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生幾十年,風雨兼程,若背太多包袱上路,即便能走完全程,人也累得半死。所以人要學會放棄。落榜那年我放棄了復讀;1985年我放棄了修鐘表的生意……要不是這一次次的放棄,現在的我可能不是現在的我。學會放棄,但不輕易說放棄。輕易放棄了本不該放棄的,是人生一大遺憾。
九、中國企業家中,像吳仁寶、魯冠球、牛根生、朱新禮、馮侖等人大多都是草根企業家,人前富貴的背后都有其不為人知的艱辛和酸楚。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愛人說:“把家里養的那條豬賣了吧,或許還能辦點事。” 上帝是公平的,生命因磨難和坎坷而變得美麗,抱著這種樂觀心態,我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
十、按照彼得·德魯克的說法,“人不僅應該專注于自己的長處,更應該在自己的長處上精益求精,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自己不能勝任的領域。”問題是,事實上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比較清楚自己不擅長的是什么,但對于自己擅長的是什么卻含糊不清,更談不上清晰認識自我了。所以要想有所作為,務必全面、正確認識自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