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技工在哪里?紡織升級迫在眉睫
我國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能人才缺口巨大。據有關統計,在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的高級技工占比40%,德國則達到5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左右,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2017年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4)》指出,我國高級技工缺口高達上千萬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屢提“工匠精神”,使人們對于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充滿關注。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會議,要求貫徹落實《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表示,要大力發展技工教育,著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后備產業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技工院校2545所,其中,技師學院434所,在校生322萬人,就業率達97.4%,骨干院校就業率達100%。可見技工在就業市場受到極大歡迎。具體到紡織服裝行業,從業人員的技工教育和職業技能培養現狀和市場供需情況如何?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會長倪陽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紡織專業院校在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面總體做得較好,與產業需求實際結合比較緊密,但也存在“就業好,招生難”的突出問題。
當前國家大力倡導制造業的“工匠精神”,為紡織技能人才培養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目前,行業技能型人才供需的最大問題具體體現為招生有難度,學生報考積極性和意愿不強。主要原因包括兩方面:一是全社會對紡織行業的認識普遍不到位;二是外界對紡織行業的變化情況不夠了解,薪酬工資待遇提高的程度還不太令人滿意。
據倪陽生介紹,我國現有紡織服裝本科類院校約200所,高等職業院校約300所,中職學校約900所。去年,我國紡織服裝類的高職、中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非常好。特別是服裝職業教育領域,與國外相比,我國走在前面。
由于紡織服裝企業較早融入市場經濟,和各類職業學校進行深度融合,學校也下了很大功夫與產業需求相銜接,因此這部分教育和行業需求的契合度較好。要扭轉“需求俏,招生難”的狀況,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更多地了解真實的紡織服裝產業,它不僅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形象,而且是融合時尚、科技、智慧于一體的產業,要鼓勵年輕人把紡織服裝作為職業發展的方向;二是行業要更加重視對人才的培養,滿足企業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延伸的人才需求;三是加強校企合作,不僅包括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還需要雙方更深層次的角色互動與上下游需求的緊密銜接。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培育眾多‘中國工匠’”,這在全國上下特別是制造業中產生了極大反響。為了培養出更多的“中國工匠”,國家在《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在薪酬、落戶、培訓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未來產業工人將得到更多的社會尊重與價值體現,莘莘學子投身新型紡織制造業將會更加大有可為。
關于紡織行業畢業生供不應求,招生率卻不理想的話題,我們此前一直強調紡織行業越來越智能化,紡織工人的形象早已大不同前;然而,手工技藝型的工匠何嘗不是高級人才呢?以倍受追捧的奢侈品牌香奈兒為例,如果沒有了手工作坊的工匠怎么能成就今天的完美?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