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的網絡購物偏好愈加成熟 淘品牌現隱憂
服裝企業同類品牌的同質化產品擠占市場,競爭由藍海快速進入紅海,促使服裝企業的獲利能力嚴重下滑。近兩年,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服裝業出口下滑、國內消費市場冷淡,導致終端銷售不暢,服裝業庫存積壓不斷上揚。
消費升級和社會轉型在推動零售商業模式轉型的同時也將為服裝家紡帶來諸多消費盲點和新的商業機會,而在轉型的過程中,服裝電商也呈現出幾大特征。
在莫岱青看來,B2B服裝電子商務已經占據主要地位,并且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通過便捷化、碎片化、個性化、智能化等特點擴大應用,紡織服裝中有多個B2B交易結合點,供應鏈金融在其中起到作用,如報喜鳥推出企業級多款質押貸款理財產品,另外隨著跨境電商在我國的快速崛起,跨境服裝電商或將成為紡織服裝B2B領域的一片“藍海”。
2008年的韓都衣舍成長速度很快,初創時年銷售額300萬元,團隊40人,到2014年這兩個數字已分別增至15億元、2600人,2014年和2015年韓都衣舍營業收入分別為8.31億元和12.60億元。
匯美集團2013年營收5.9億元,2014年營收9.5億元,2015年營收11.4億元,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不過,莫岱青指出,2014年以及2015年同比增長分別為60.73%、20.35%,增速出現明顯的放緩,淘品牌迅猛擴張的背后或許暗藏危機。
服裝存在非常明顯的季末特征,每年的第一、四季度為銷售旺季,第二、三季度為淡季,服裝電商也是如此,每年“雙11”對服裝的線上銷售推動作用十分明顯。此外,服裝行業的移動端銷售額正迅猛增長,進入2015年以來,移動端成交額已占到總體行業銷售額一半以上。
同時,以口袋微店、微盟萌店及微賣為代表的移動社交電商平臺近年來異軍突起。移動社交電商平臺較受資本青睞,對互聯網理解深刻,產品系統完備且互聯網營銷經驗豐富,分銷渠道保證零庫存的同時,有效集聚流量并促進轉化購買,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方向。
莫岱青告記者,在服裝零售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性價比成為消費者選擇服裝產品的重要標準,淘品牌的迅猛擴張提供了例證。上述報告指出,作為線上發展最成熟的業務,服裝電商也正面臨改變的沖擊,快速發展下服裝電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首先,服裝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品牌、營運等方面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整體流程、人才、資源都已經相當成熟,因此品牌復制相當容易,同類品牌的企業同質化產品擠占市場,競爭由藍海快速進入紅海,促使服裝企業的獲利能力嚴重下滑。
其次,品類擴展是每一家電商網站都會遇到的問題,并且品類擴展不是簡單的事情,甚至關系到電商平臺的生死存亡。凡客早前的不斷拓展把自己推向了“深淵”,此后不縮減品類,直到2016年4月,凡客十幾億元的債務和近20億元的庫存問題才得到解決。盲目的擴展品類不僅會讓老客戶無所適從,新來的訪客也無法找到所需要的產品。
此外,近兩年,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服裝業出口下滑、國內消費市場冷淡,導致終端銷售不暢,服裝業庫存積壓不斷上揚。在此背景下,服裝企業紛紛尋找出路——打折促銷、加大電子商務渠道投放、轉投二三線城市等商業手段花樣繁多。但要從根本上解決服裝業的庫存問題,還是要從庫存產生的根源——供應鏈著手,最大限度地“預防”庫存產生。
實際上,服裝業的庫存的問題不僅僅局限在庫存本身,很大程度上是供應鏈運作不暢造成。“可能的出路是探索改變傳統的服裝業分工組織方式,、業務流程關系,運用供應鏈管理技術手段,充分釋放存量資源效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努力開發、探索適應服裝市場多品種、小批量、短交期要求的新型業態。”莫岱青說。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