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庫存積壓不斷上揚 電商在中國市場快速崛起
2016年天貓“雙11”晚會上,“女神”林志玲將自己穿的風衣送給網友,并且是神奇地直接扔到手機里,這一環節采用了AR現實增強技術,每個用戶點擊搶衣服的動作和精確時間都會被服務器記錄,最后放在獎池統一搖獎。作為電商最早涉及的品類,服裝行業隨著電商在我國的快速崛起,與新模式、新技術、新互聯網風潮緊密結合,儼然已成為傳統行業向互聯網轉型的先驅。
無論是傳統服裝品牌還是脫胎于互聯網的“淘品牌”,“雙11”已經成為其每年最不能錯過的營銷舞臺,今年的“雙11”,匯美集團旗下的茵曼、生活在左、初語三個品牌與迪士尼IP跨界,借助《白雪公主》和《美女與野獸》的故事打造了系列公主服飾,馬克華菲全面升級全渠道戰略,并且推出了一系列娛樂化的營銷玩法,而今年天貓“雙11”還引入了多個國際品牌,奢侈品牌Burberry也首次參與。
可以看出,電子商務已經以各種形式全面滲透進服裝行業。在目前的服裝電商市場上,除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等綜合型電商外,邦購網、瑪薩瑪索、夢芭莎、凡客誠品等垂直服裝電商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而從運營模式上看,既有優衣庫、綾致服裝、紅領集團、衣邦人等O2O電商,又有韓都衣舍、茵曼、裂帛、七格格等淘品牌,另外反向定制的C2M電商量品、必要商城也嶄露頭角。而除了常見的B2C、C2C服裝電商外,辛巴達、中國服裝網 、衣聯網 、中國綢都網 、批來批往等B2B服裝電商也在快速成長。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2015-2016年度中國服裝電商行業報告》顯示,2015年紡織服裝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37100億元,較2014年的29596億元,同比增長25.4%。服裝電商作為電商第一大細分品類,近年來發展呈上升趨勢。從2014年至2015年發展速度平穩,進入“成熟期”。伴隨著服裝行業環境的進一步完善,企業圍繞品牌發展和效益提升開展電子商務的能力進一步加強。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服裝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4349億元,2014年我國服裝網購市場整體規模達到6153億元,同比增41.5%,占全國網購市場規模的22.1%。2015年我國服裝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7457億元,同比增長21.2%。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服裝網購交易規模增速相比往年并沒有明顯加快,反而出現放緩的態勢。2015年服裝網絡零售線上線下的相互磨合、深入融合,服裝電商加速開辟線下門店、傳統服裝企業加大“砸錢”投入線上、消費轉型升級等都推動著服裝電商的穩定發展。
另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服裝網購滲透率為34.7%,同比增長10.2%,2016年服裝網購滲透率將達36.9%。網絡零售市場品牌化趨勢明顯,網民的網絡購物偏好愈加成熟,消費升級和社會轉型在推動零售商業模式轉型的同時也將為服裝家紡帶來諸多消費盲點和新的商業機會,而在轉型的過程中,服裝電商也呈現出幾大特征。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