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行業綠色纖維制造關鍵技術”科技成果推廣活動在浙江舉行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了《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明確“發展綠色制造,推進循環利用”是化纖工業“十三五”的重要任務,提出推動綠色設計、綠色制造、回收再利用等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為了貫徹落實《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促進生物基化學纖維、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原液著色化學纖維產業鏈工藝、技術、裝備及其應用推廣,12月23日,紡織之光“化纖行業綠色纖維制造關鍵技術”重點科技成果推廣活動在浙江省海鹽縣舉行,活動由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和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共同主辦。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高勇,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中紡聯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副會長賀燕麗,中紡聯副秘書長、科技發展部主任彭燕麗,中紡聯副秘書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葉志民等領導,以及化纖上下游相關企業,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200余人參加了推廣活動。
此次推廣活動形式多樣,代表們圍繞綠色制造產業政策、綠色纖維制造關鍵技術、綠色纖維認證、綠色纖維產品應用等話題進行了交流,有主題演講、有嘉賓訪談、有技術介紹、有成果展示,還有現場參觀。

俞建勇在致辭中對發展化纖綠色纖維制造技術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綠色纖維制造的應用、開發循環利用纖維、研發節能減排新技術、注重標準修訂和清潔生產評價體系建設、加強基礎研究工作、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了解綠色纖維等。

葉志民表示,本次技術推廣項目,是由中國化纖協會、中紡聯科技部從獲得紡織之光科技獎勵項目中精心篩選的項目,項目先進性、實用性得到專家認可,在行業中推廣應用,必將推動化纖行業科技進步。他希望能有更多關心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的企業家們,關心關注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這支公益力量,為推進中國紡織行業科技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東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王華平從國內外紡織業發展趨勢談到了化纖行業綠色纖維制造關鍵技術,并對建設綠色纖維制造體系、發展化纖再生循環經濟進行了展望。

嘉賓訪談中,在端小平的主持下,高勇、俞建勇、賀燕麗、彭燕麗,以及浙江海鹽海利環保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浩以“綠色紡織,從纖維開始”為主題,圍繞綠色制造產業“十三五”紡織業綠色制造發展方向、關鍵技術、綠色纖維認證和應用、技術推廣、企業面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對話,讓大家意識到,面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大江大海,綠色發展是必須要面對的,綠色纖維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技術對接交流環節,來自企業和大學的專家就綠色纖維制造相關技術進行了介紹。
{page_break}

作為此次推廣活動的一大亮點,在會場外的走廊中,來自浙江金霞新材料有限公司、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大發化纖有限公司等26家企業以標準展位形式向代表們推介了各自的綠色纖維新材料,上海正家牛奶絲科技有限公司還展示了易熱寶功能性纖維,受到與會代表的歡迎。

與會代表還參觀了海鹽海利環保纖維有限公司15萬噸/年的廢棄聚酯瓶加工清洗生產示范線和20萬噸/年再生聚酯生產示范線,大家對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表示贊賞,對海鹽海利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表示欽佩。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