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鄭棉盤面“高臺跳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鄭棉、撮合掛牌現貨交易再次開啟了寬幅振蕩,大幅下挫的模式,CF1705合約從16235元/噸跌至14820元/噸,跌幅8.72%,只用了短短五個交易日,如此大幅調整,不僅令國內棉花加工企業、棉商措手不及,連用棉企業、投資機構也大呼看不懂;而且隨鄭棉主力合約跌破15000元/噸,期貨從高于現貨500-800元/噸驟變為“倒掛”300-400元/噸,用棉企業開始考慮并嘗試從期貨上接盤CF1701、CF1705;不論新疆棉花企業還是內地軋花廠的處境很不樂觀甚至有些微妙。一些機構認為,春節前的棉花市場或以“穩中下探”為主,12月中旬前沒有實現清倉、落袋為安的棉花企業2017年3月份解套的希望不大。那么引起本輪鄭棉盤面“高臺跳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筆者歸納如下:
一、外圍商品市場“跳水”,多頭相互踐踏。美股持續上漲,美元指數突破103(一些投資機構預測美元指數將上到120)終于露出了“魔鬼”的一面,以螺紋鋼、原油、焦炭等有色系商品的領跌開始。20日午后國內大宗商品期貨跌幅加大,其中滬鉛主力合約跌5.95%,滬鋅主力合約跌5.38%,鄭棉期貨主力合約跌4.2%,PTA主力合約跌3.69%,PP主力合約跌4.74%。棉花作為金融屬性、金屬屬性比較強的品種,不可能在商品市場的大潮中“獨善其身”。
二、投機資金撤退,引發單邊市場,落得一地雞毛。12月19日,中央旗下的媒體金融時報報道,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實施條件已經成熟,央行負責人也表示:央行將在2017年一季度開始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這是中國銀行業重大意義的改革。一些機構認為今年年底的錢荒將會在明年繼續,包括地產企業(房市、股市、債市、信托)等都將面臨資金的考驗。再加上美聯儲加息,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反傾銷、貿易壁壘越來越頻繁的影響逐漸體現,資金開始從商品市場退潮,炒作大幅降溫。
三、鄭棉實盤壓力過大,多頭逼倉以失敗告終。據鄭商所數據,截至12月19日鄭棉倉單1105張,有效預報2145張,二者合計3250張(約13.8萬噸),而CF1701合約持倉4萬多手,實盤/多頭持倉大于1;一方面近期地產棉的收購、加工和公檢有所上量,而且套保生成倉單的意愿比較強,截至12月19日,地產棉公檢8.45萬噸,軋花廠送檢的積極性較10、11月份提高;另一方面新疆棉公路運輸出疆形勢明顯好轉,而且隨疆內棉花、瓜果、能源等短倒結束,出疆車輛或將增長,有力的滿足棉企生成倉單或紡織廠消費需要。據統計,12月10-16日,新疆棉公路出疆8.39萬噸,同比增長52.27%(增長2.88萬噸),公路運輸呈快速增長勢頭;而隨著1月份庫爾勒西站升級改造完成,新疆鐵路運輸也將全面發力,運力不足的炒作偃旗息鼓。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