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企即將集中補庫 棉花到底怎么走
截至目前,紡企即將集中補庫,各方對后市看法分歧,鄭棉期貨大起大落,市場走向迷霧重重。目前新花采購接近尾聲,新棉成本基本穩定,紡企庫存減少,預計后期國內皮棉需求將有望逐漸回暖。那么,11中旬至12月份,棉花到底怎么走?筆者分析如下:近期籽棉價格穩中有跌,不利于皮棉現貨。在經過了上周的上漲之后,進入本周新疆、內地籽棉價格上漲已顯疲態,廠家也由于成本高企,壓價補虧心理大增。
截至17日,新疆北疆籽棉收購基本結束,機采籽棉處于有價無市狀態。而南疆手摘棉的收購正在加快進行,其中細絨棉籽棉38%衣分的價格7.25-7.3元/公斤,較昨日持平。但在部分棉區,軋花廠有意識壓力,另一些低價成交浮出水面。而在內地的黃河流域,籽棉價格維持在6.9-7.65元/公斤范圍,收購主體仍然不多,棉農“賣棉難”。不少軋花廠反饋,近期加工成本倒掛。
經過上周的棉價上漲后,本周國內皮棉現貨價格暫滯漲企穩。截至17日,內地軋花廠3級皮棉出廠價在15500-15700元/噸,其中大包棉價格較小包棉高300-400元/噸,但小包棉仍然較為順暢,大包棉銷售比較艱難。新疆地區“雙29”提貨價在16000元/噸左右,長絨棉在20500元/噸一線,價格均留露出平穩態度。另外,由于籽棉價格回落,一些軋花廠新收籽棉加工成皮棉成本較低,為加快資金周轉,一些低價皮棉上市,不利于皮棉價格整體走向。
皮棉上市量漸增及紡織品服裝出口不佳,下游紡企采購意愿仍不高。截至11月17日,全國棉花交售率為82.17%,其中新疆交售進度為93.8%;隨著后期籽棉收購量累積以后,軋花廠陸續恢復開機,皮棉供應量逐步增加。
據海關數據顯示,9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27.65億美元,同比下降15.4%,為1998年以來同期最大單月降幅,出口形勢嚴峻,紡企采購意愿仍低迷,下游消費動力不足,需求不佳,令皮棉暫滯漲企穩。
鄭棉大起大落,總體向好,利好皮棉現貨行情。貨幣超發、房地產投資被嚴控后,資金流入期市,金屬、黑色系等工業產品持續暴漲,資金開始炒作農產品。鄭棉價格繼續上漲,利好皮棉現貨行情。雖然鄭棉于周二跌停,但鄭棉放量收漲,收于15800元/噸。市場認為,鄭棉15500元/噸的支撐位非常強勁。
皮棉貨源有限,廠家挺價意愿仍存。2016年內地棉花種植面積繼續大幅萎縮,棉花產量繼續縮減,且由于籽棉價格依舊居于高位,成本高企,軋花廠加工積極性也不高,大部分仍處于停機觀望狀態,廠家手中持有皮棉貨源有限,低價出售意愿也不高,支撐皮棉暫難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