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并購活動引全球市場的關注
美國媒體稱來自中國的并購增加,引發了關于中國企業并購活動頻繁是暫時現象還是長期趨勢的討論。文章作者認為是后者,有五個充分理由。
一、市場多元化。雖然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仍遠高于全球3.0%的平均水平,但差距在縮小。因此,許多中國企業認定,現在是出國收購實現市場多元化的好時候。
二、政府優惠政策。中國政府希望本國企業“走出去”,積極鼓勵它們通過并購成為全球龍頭企業。中國還出臺具體措施,方便企業境外并購。
三、技術。現在,中國不愿意再向世界出口網球鞋了,而想要賣高科技產品。為此,中國企業把海外并購作為獲得所需專門技術和知識的一條途徑。
四、獲得硬通貨。今后人民幣所面臨的壓力主要是向下的。隨著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籃子,人民幣走在了2020年前可自由兌換的道路上。在中國貨幣今后可能進一步走弱的形勢下,企業尋求通過海外并購獲得以美元等硬通貨計價的收入和利潤流。
五、對股價有利。進行海外并購使中國企業的股價上升,而且很多時候,公司市值的增加與并購目標公司的相對價值不成比例。
相關鏈接:
近期中國經濟總體平穩,增長動力明顯改善,推動10月份鐵礦砂、銅礦砂、原木及鋸材、橡膠等工業原料進口量分別增加7%、29.5%、22.6%和10.2%。又如,隨著國家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原油加工企業進口和加工原油,去年底以來中國原油進口量持續增加,今年10月增速保持在9.2%的較高水平。
再如,今年初,中國明確要求推動煤炭和鋼鐵兩大行業“去產能”任務,這在推動這兩大商品價格提升的同時,更推高了進口量的增加,10月煤進口量快速增長54.5%,為近年來的高位;同期鋼材進口量增長13.2%,也是對“去產能”工作推進的具體體現。
此外,當期中國消費者對進口消費品的需求與日俱增,10月份汽車、水果、化妝品、乳品、醫藥品等消費品的進口量分別增加3.2%、5.2%、20.1%、14%和10%。筆者初步測算,上述商品進口數量的明顯增加,帶動同期中國進口值同比增速提升2.2個百分點。
事實上,中國一直以來都重視加強和擴大進口,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業結構和居民消費不斷升級,為增加有效供給、滿足國內生產生活需求,提高產品質量,推進創業創新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國家在穩定資源性產品進口的同時,格外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的進口和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的進口。
世界貿易組織9月份公布的季度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口量比一季度增長10.5%,而同期全球貨物貿易進口量僅增長3.5%,其中美國、歐盟增長4.6%和2.7%,日本則下降5.5%。因此,對中國而言,加強和擴大進口,不僅有利于用好本國外匯儲備,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更能提升與貿易伙伴的開放合作水平,體現出中國對全球貿易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