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Brands希望中國會成為一個增長引擎
盡管目前維密已經開始著手對中國門店的經營權進行回收,但是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維密秀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內衣產品,卻在實體銷售渠道上難覓蹤影。戰略上的滯后使得維密失去了中國市場的先機,更高端的La Perla、Agent Provocatuer 已經比維密內衣產品更早進來中國,搶奪了更具性價比的銷售、市場資源。當然,這一點,維密的財力即使作為后來者完全可以超越,但是這意味著更大的投資。因此La Perla、Agent Provocatuer等品牌正在成為中國消費者對歐美高端內衣品牌新的選擇。
維密這個在中國一間內衣店都沒有的品牌,全中國的消費者知道它,大多是因為內衣。部分懂行的消費者已經認為,維密品牌的性價比根本配不上它如此大的名稱,特別是作為全球最知名的內衣品牌,它實際上只是一個中端品牌,這打破消費者從維密秀對產品的良好影射,以及每次內衣秀那件號稱幾百萬美金的Bra的美好幻想。
維秘母公司L Brands發布第三季度財報預期,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7%。鑒于維秘品牌銷售依舊疲軟,已經連續三個月發展停滯 ,L Brands終于醒悟到太過依賴美國本土市場,這與Gap 、J. Crew、Abercrombie & Fitch 和Ann Taylor 一樣,而后面的那些品牌全部陷入衰退之中。美國市場盡管足夠大,但是Les Wexner也很清楚“大部分時尚品牌只有10年的輝煌時期”。而銷售維密內衣的門店在國際市場上僅僅只有28間。
于是L Brands像很多美國公司那樣,在國內市場低迷的時候,它們想到了中國,希望中國會成為一個增長引擎。2016年5月,L Brands正式宣布收回中國市場代理權,集團已經從代理商手中購回中國業務,內地地區所有門店會改為直營。預計2017年,首家售賣維密全線產品(包括內衣)的旗艦店會在上海開業。為了給品牌造勢,維密透露明年的維密年度大秀可能移師上海。
線上線下全面發力中國市場的維密首要的難題是應對“山寨店”。在中國出現假的維密店,只是有中國客戶買了維密庫存,就大搖大擺在中國開店,并還要招加盟商…… 這又造成了品牌的信譽透支。據稱,在去年開出首家直營店之前,維密在內地市場已經有了不被官方認可的“山寨店面”。盡管維密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上海淮海路開出的旗艦店是惟一一家“正牌”母公司直營店,但截至昨日,記者在百度地圖上進行檢索發現,天津、南京等地依然有數家維密門店。動輒2000元的價格定位,大多來自“代理商”運營的店鋪。
目前,維密天貓旗艦店已經正式上線。不過,相比于國內其他內衣品牌已經開始進行預熱的火爆場面,維密的天貓旗艦店上還沒有出現針對“雙11”的特別活動。據悉,維密的電商銷售渠道為天貓國際,產品為美國倉庫提供,消費者需要交納進口稅,貨運周期較長,約為一周。因此有人指出維密并不是入駐了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天貓”,實際上合作的是“天貓國際”。同時,維密天貓旗艦店內的所有產品均沒有實際的付款人數,從產品的累計評價條目來看,絕大多數產品的累計評價均為零,并且存在疑似刷單、沒有實際付款人數,查看維密的天貓國際店不同產品頁面的關注人數,數量顯示完全不一樣。
維密在中國市場并不占優勢,從產品設計上來說,典型的美式風格內衣與中國女性消費者的內衣需求差異較大。因此維密在華要讓消費者接受需要時間。從消費群體來說,“歐洲女性人均每年花在內衣上的費用在500歐元左右,而中國女性每年人均內衣消費平均僅200元人民幣,二三線城市數字更低。”維密在中國的消費群非常小,只是那些年輕、對國際潮流高度敏感的白領知識女性,但這對一個海外內衣品牌來講顯得過分單薄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