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粘膠市場行情的波動都會牽動棉紡織企業的神經
從全球范圍來看,經過短短的六七年時間,棉花在纖維中的比例從之前的50%—60%,下降到了27%;印度棉花的種植條件好于中國,印度一整年都可以種植棉花,未來,在棉花原料的競爭上,我們無法與之抗衡。下面我說三個問題,一個是棉花行業的未來,最主要的是印度和中國,二是棉花價格的問題,三是棉花用量的問題,包括棉花和粘膠的使用比例問題。
從全球范圍來看,經過短短的六七年時間,棉花在纖維中的比例從之前的50%—60%,下降到了27%,但這并不是說在全球的生產和消費中棉花的絕對數量下降了,而是其他的產品在大幅度上升,比如粘膠纖維是成倍上升的。同時,全球紡織品消費也在成倍增長,尤其是中國的紡織品消費,增加速度非常驚人。過去我們100元能買一件衣服,現在在網上平均能買2—3件衣服,而且質量也沒有下降。實際上,在很多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紡織行業的需求反而是比較好的。
目前為止,中國的棉紡織行業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沖擊,從棉花來講,棉花的使用量從之前的1100多萬噸,到現在的700多萬噸。這個變化我們要關注印度,由于這幾年國內的棉花原料價格太高,在過去幾年里,平均價格要高于國際棉價4000元/噸。在這么高的內外差價下,給了國外企業很好的發展機會,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等國家。
實際上,很多國外的企業都是我們走出去的企業。不管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都讓我們的企業無法很好地在國內生存下去,使我們企業很多紗錠被淘汰,過早地使我們的行業發展受限。日本、臺灣、香港之前紡織行業都發展得很好,但是隨著社會進一步發展,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成本的增加,使得這些地區逐漸喪失了競爭力,不再是朝陽行業而是夕陽產業。
而我國目前處于很好的上升階段,但是因為政策原因,使得我們的行業競爭力下降,讓我們的企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生存下來的企業確實需要身懷絕技,比如在棉花的加工工藝上,在生產中高等級的紗線等方面具有競爭力,但是在原料和成本方面,我們基本上失去了競爭力,很多企業甚至靠副業來養活主業。
接下來說一下印度,印度的棉花種植面積是中國的三倍,有1億5000萬到1億6000萬畝的面積,而中國只有5000萬畝。前幾年印度棉花的單產只有25公斤/畝,現在是40公斤/畝,中國是110公斤/畝,假如印度在這方面進行投入,印度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因為印度的環境,生產期都好于中國,印度一整年都可以種植棉花,所以未來,在棉花原料的競爭上,我們無法與之抗衡。
我之前和我們的政府人員溝通的時候表示,如果我們的價差一直保持這么大,那我們的市場很快就會被別人取代,如果長期把紗線這塊市場讓給別人,那么后期就很不樂觀。從成本、原料上看,印巴都是非常有潛力的。
我們的棉紡織行業還有很多問題,企業無論去新疆還是在內地,都面臨很多挑戰,未來沒有絕活的企業很難生存。從全球范圍來看,棉花的用量已經減少到剛性需求的水平,接下來的兩到三年,我們國內的棉花肯定是供不應求的,這個缺口是巨大的,年年進口100萬噸左右的棉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