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在杭州云棲大會上提出的“新零售”為何物?
馬云在杭州云棲大會上提出未來五大新趨勢: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與新能源,并稱未來這五個新的發展將會深刻地影響到中國、世界,及未來的所有人。
“新零售”概念拋出后迅速引起了大眾熱議,馬云口中的新零售為何物?今天,帶大家來深入了解這個牽動著零售業未來發展的新概念。
何為“新零售”?
其實,在此之前,新零售一詞就已經在業界出現過,而馬云這次的提出,使其作為一個正式的名詞流傳開來。對于新零售的定義,億歐收集了業界大佬們對新零售、零售業新趨勢的理解,或許能從多個方面為大家解讀新零售更深層次的意義: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互聯網時代,傳統零售行業受到了電商互聯網的沖擊。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將結束,純零售的形式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利用互聯網的思想和技術去全面改革和升級現有的約30萬億社會零售商品總量,使得中國消費者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可以得到有效的滿足,使得整個商品生產、流通、服務的過程因為互聯網、大數據的廣泛運用變得更加高效。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我覺得不管是電商,還是線下的連鎖店、零售店,本質上要改善效率,只有改善效率,中國的產品才會越來越好,中國老百姓的購買需求才會極大地釋放出來。
樂語通訊總裁朱偉:新零售實際上有三個關鍵詞——更智能、更新奇、更好玩。所有老百姓已經從傳統的物質消費年代進入了精神消費,很多的商品不再是必須需求,但是玩樂一定會成為大家共同的追求所在。
海爾集團電商CMO曾慶俐:我們希望企業和用戶能夠真正融為一體,來創造最佳的用戶體驗。對于用戶來講,大規模定制化的解決方案,真正實現用戶和企業零距離。對企業來講,達到互聯工廠新模式,要顛覆掉現有(家電)行業制造的體系。
億歐公司創始人黃淵普:零售是一種方式。我理解的新零售是更加全面地通過整個線上線下融合,利用先進的技術,收集C端消費者的需求,去反推整個生產,以達到C2B完全無庫存銷售。
總結起來,新零售的最大趨勢是線上線下相結合,而以往電子商務沖擊傳統產業的說法也將被否定,電商與線下實體商業,應該由原先的獨立、沖突,走向混合、融合,通過精準化、體驗為主的模式,去了解消費者,滿足并引導消費需求,已達到消費升級。對零售商而言,也能通過預測消費數據,把控生產,達到零售升級。
在新零售概念的影響下,零售業的發展趨勢已逐漸清晰。在討論新零售的未來方向和市場機遇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中國零售業這些年的變遷,再來看新零售之后的可能。
新零售往前
回顧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從傳統零售業態到今天的互聯網化,經歷了不斷分化重組的過程:
最初的商店,基本都是專業店形式。之后傳統專業店重組,百貨公司流行,20世紀90年代以前,以國有大型百貨業態為主。到1992年尤其是1996年以來,連鎖超市成為市場主體,且有現代專業店、專業超市、便利店等多種業態并存。
但是同國外連鎖超市相比,中國連鎖超市規模明顯偏小,從2000年的銷售額看,中國連鎖超市的龍頭企業聯華超市僅及沃爾瑪的1/80。且國內各大連鎖超市間競爭激烈,市場由此進入了整合期。2000年左右,結合百貨與超市的大型綜合超市、折扣店等紛紛出現。這時國外一些大的零售企業也已陸續進入中國,如家樂福。
再往后,大型綜合超市迅速增長,同時結合多種零售業態及服務業態的購物中心開始遍布消費區,并向著去百貨化,以娛樂、餐飲、服務、休閑購物為一體的綜合性購物中心發展。國內零售業呈現多樣化的繁榮格局。
但此時,對傳統零售業來說,一個高速增長的生存威脅正在悄然形成——互聯網的強勢來襲,極大地沖擊著傳統零售業的發展。在電商沖擊下,圖書、服裝、家電等領域的實體店受傷最大,部分百貨店經營困難甚至關閉、傳統百貨商場經營景氣度持續下降。在2013年左右,零售業又迎來了移動化浪潮。移動互聯網在影響零售業發展的同時,也改變著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習慣,隨著互聯網的深入,零售業線上與線下銷售狀態呈現天壤之別。同時電商的重心也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
{page_break}到了2015年,電商發展已經走入了平穩增長期,此時互聯網+、O2O火熱,不少零售企業開始探索與互聯網相結合的商業模式。
2016年以來,中國零售業出現了很大的動蕩,純電商流量紅利消失,大型零售超市關店潮來襲,連19年來“零關店”的大潤發也首次關店。整個傳統零售業呈現增速放緩、利潤下降的趨勢。覆蓋實體店、電商、移動端和社交媒體的新零售體系的出現,似乎成了解決零售業發展難題的最優解。
新零售往后
新零售往后,即新商業時代。當前,中國零售線上線下同時面臨增速壓力,線上線下全渠道的融合自然而然成了創造新增長的動力。這樣的趨勢在今年以來就已出現:很多互聯網企業開始向線下布局,科技領域如小米,不久前雷軍表示明年會開兩三百家線下小米之家零售店,未來爭取開1000家線下店;電商領域如當當網、亞馬遜開設實體書店,及亞馬遜推出便利店。與此同時,一些線下傳統零售企業,也在往線上延伸,如永輝超市聯合京東布局O2O、電商;宜家家居在上海試水電商。
可以看出,線上和線下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就整個零售業來說,競爭不再來源于線上和線下的模式,而開始回歸零售的本質:誰能更高效地服務消費者。其實商業的規律很簡單,于零售而言,雖然消費在升級,但其本質和基本法則并沒有變,升級的只是各種形式和手段。
目前,從我國的零售環境與業態現狀來分析,以下四個趨勢或許是值得關注的:
1、線上線下趨于統一化、專業化。其實,消費者最開始選擇電商消費的主要原因,不外乎零售店的體驗不好,且價格昂貴。隨著線上線下及物流的融合,未來零售體或將統一價格、質量、體驗等方面,打破賣家秀與買家秀的落差,提供專業的服務、產品給消費者。
2、大型零售體或將面臨整合重組。過去,品類豐富的大型綜合超市攔截了大部分小超市的生意,如今,它們反過來要被社區型小型零售體所影響。隨著社區消費趨勢鋪展開來,社區化將成為零售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像沃爾瑪、塔吉特,已經在國外開始做小型實體零售門店服務了,人口密集處的鄰里社區型門店是它們瞄準的方向,相信很快,這樣精細化運營的門店也會在國內出現。
3、體驗式消費、個性化服務融入消費者生活。隨著用戶消費需求的差異明顯,一些個性化、創新性的消費模式將更受歡迎,如小眾品牌的買手店模式。隨著消費體驗的優化,消費者購買力會提升,企業也會從中受益。
4、企業生產更智能、科技化。隨著線上線下的結合,需求及生產供給信息相互融合,從生產到消費可以通過大數據等科技技術預測,以控制產能,全面消滅企業庫存,提高效益。
結語:
盡管移動互聯網給零售領域帶來了很大挑戰,但總體來講還是機遇更多,現在零售業正處于新的升級階段。而且在全球范圍內,中國零售業整體發展呈良好態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