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企業如何度過寒冬成為關注焦點
紡織服裝、運動鞋分別占全國的10%、40%……對泉州傳統產業來說,市場占有率的數據有多鮮亮,化解過剩產能、提升有效供給的壓力就有多艱巨。泉州是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也是國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民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地區。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受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國內外紡織服裝業格局繼續調整,制鞋業也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行業整體逐步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轉變,圍繞資源利用、生態平衡、成本控制等主題展開競爭。
福建省晉江市人民法院發布消息稱,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8月5日正式受理喜得龍(中國)有限公司破產重整一案,經報請福建省高院批準后于8月23日交由晉江市人民法院審理。至此,喜得龍公司破產重整案進入實質性階段。
9月19日消息,繼喜得龍破產后,又一閩南知名企業破產清算。日前,泉州市洛陽區人民法院刊發公告稱,因受國內外經濟下行等諸多因素影響,旗牌王(中國)紡織服飾有限公司于2016年8月5日被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破產清算。旗牌王是曾獲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稱號的企業。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制造成本增高等因素影響,鞋服企業如何度過寒冬成為關注焦點。成立于1988年的旗牌王(中國)紡織服飾有限公司,專營以牛仔褲為核心產品的休閑系列服飾。在近20年的成長歷程當中,旗牌王通過不懈努力和不斷完善的經營理念,曾經做到國內牛仔類服裝的前2名。
“我們將不斷豐富產品系列和款式,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讓旗牌王成為家喻戶曉的牛仔品牌,更讓旗牌王成為國內第一家主營牛仔褲的上市企業!”在2010秋季新品發布會上,旗牌王董事長施清體曾道出未來3年的發展目標。然而6年過去了,旗牌王最終等到的是破產清算。
近年來,有不少鞋服企業倒下。索力、諾奇、鱷萊特等在內的福建上市企業,先后出現企業失信、老板失聯。今年初,泉州一家經營了25年的老牌服裝企業精益服裝公司因沖上市未果而不得不倒閉,最終被拍賣。
近日,泉州幾大主要體育用品公司半年報公布完畢。從銷售規模看,經過幾年行業調整,泉州運動鞋服龍頭企業的地位繼續得到鞏固、提升和強化。在低迷復雜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行業競爭背景下,大量中小運動鞋服企業退出市場。
2012年營收高達28億元的貴人鳥,此后的4年時間一路下滑至去年底的19.7億元。與此同時,扣非凈利潤也從2012年的5億元下降至去年底的1.5億元,2015年凈利潤僅為2012年的33%,4年時間扣非凈利潤下跌了66%。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79家紡織服裝上市公司中,有45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增長,另有34家公司凈利潤出現下降。除了業績虧損,服裝行業庫存也達到高峰。今年上半年,79家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存貨合計為813.66億元,比2015年上半年的768.99億元增加約44.67億元。
伴隨著倒閉潮的同時,還有鞋服行業關店潮。2016年上半年服裝行業多個品牌都關閉了店鋪,少則十幾家,多則上百家。貴人鳥上半年經銷商關閉零售終端354家,新開202家。其中2016年二季度經銷商新開零售終端131家,關閉206家。
“隨著后危機時代和經濟新常態的到來,鞋服等傳統制造業,幾乎無一例外面臨要素價格上漲、產能過剩、銷售不暢等的考驗,相繼進入了陣痛期和調整期。”業內人士分析稱,近年來,產能過剩、要素成本高企、高庫存、銷售難等一系列不利因素開始襲來,鞋服產業進入深度、艱難的調整期。
記者了解到,旗牌王雖然被裁定破產清算,但目前仍正常生產經營。清算組管理人專業團隊旗牌王現場負責人吳敬楚表示,此次旗牌王的困境主要還是跟目前大環境有關。因為經濟下行,訂單量減少;其次,跟銀行收緊放貸政策有關。
旗牌王的處境實際上是整個行業的縮影。“實體經濟普遍存在融資問題,很多鞋服企業的倒下與資金鏈斷裂不無關系。”業內人士分析。
據了解,在泉州等地區,民營企業融資主要手段是銀行、民間借貸及上市融資。銀行貸款雖然成本最低,但如今環境下,大部分銀行最多維持貸款余額不變,對鞋服行業不會新增貸款。一定規模尚可爭取銀行貸款,而更多的小微企業只能轉向民間借貸。
分析“倒下”的鞋服企業發現,不少是因為沖擊上市未成而敗。據了解,上市的融資成本很高,上市融資不會即時到賬,而在此之前為之付出的成本卻是高昂的。企業為了粉飾財報,“包裝上市”,企業需要補稅,還需要支付“包裝公司”一筆不菲的傭金。
規模小的公司在上市動力驅動下,借款擴張,粉飾業績及補交稅款等,沒錢就找民間借貸,背負巨額債務最終上市卻發現不能緩解面臨的問題,只能跑路。
對于喜得龍的倒下,在業內人士看來,喜得龍僅算得上四五線品牌,競爭力整體較弱,其如今的境遇,和企業缺乏創新、在轉型上推進較慢不無原因。
另外,生產成本的攀升也進一步擠壓其利潤空間。對于鞋服而言,過去依靠人口紅利降低成本,融資進而快速做大規模的捷徑已經不復存在了。“晉江的鞋服企業只剩下少數企業能盈利,估計70%的企業都是虧損的。”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現在產業主要的問題是產能過剩。
弱者出局、強者恒強這一產業特征,或是未來傳統制造業轉型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和大方向。
“市場競爭激烈,加之消費升級,龍頭企業的競爭力和轉型優勢就全面凸顯出來,大量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逐漸進入龍頭企業手中。”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陳金龍認為,運動鞋服業的發展趨勢,就是產能逐漸集聚,企業數量減少,行業逐漸呈現巨頭化。這是市場化的結果,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方向所在。
記者了解到,泉州市紡織鞋服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明確,泉州市將推動產業向高端化、差異化發展,產品向個性化、定制化、功能化發展,全方位轉型升級,全力建設世界紡織鞋服基地。
泉州總商會副主席蔣細宗認為,經過充分的市場競爭后,鞋服龍頭企業控制大多數市場份額不可避免。在市場分工細化的背景下,今后大量運動鞋服業中小企業發展和轉型的大方向,是逐漸成為龍頭企業的貼牌商或從事產業鏈的配套環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