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新導向:提升“保收購”與“防風險”力度
2016年以來,我國棉花價格指數在3月底以前一路下行,最低達到11678元/噸。上一年度棉花收購資金供應的平穩有效,也令市場對農發行今年棉花收購信貸工作的順利進行充滿信心。農發行將其歸因于,市場形勢研判準確、風險防控措施到位以及促銷收貸進展順利。
數據顯示,2015年度,農發行共發放棉花收購貸款277億元,支持企業收購皮棉230萬噸,占全國棉花產量的41%。目前農發行預計,今年僅在新疆將要增加投放100億元左右,確保棉花收購資金供應平穩有序的難度增大。
受儲備棉投放時間延長等因素影響,棉花價格近幾個月止跌回升,截至目前棉花的價格為14089元/噸,跌幅依然為8.6%。記者了解到,農發行目前已對2016年度棉花收購資金供應工作進行部署,其中,棉花收購信貸規模安排了400億元。
“我們要提前做好收購前期準備工作,提前對企業發放一定數量的鋪底資金,做到"錢等棉",保障棉花收購順利進行。”農發行對此表示。
價格的大幅波動,也給農發行做好新棉收購工作帶來一定難度。農發行表示,一方面是資金供應壓力增大。從目前情況來看,國家實施目標價格改革后,社會資金和商業性金融資金介入收購更加謹慎,農發行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將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農發行還面臨著較大的市場風險。近期棉花價格有所回落,但收購企業在“收與不收”間仍面臨兩難選擇。一些購銷企業反映,一方面要保護農民利益,另一方面也要適應下游紡織企業的需求,如何把握好收購時機,實現順價銷售成為這些企業經營的關鍵。
農發行認為,如果購銷企業發生虧損,極易轉化為農發行的信貸風險。正因如此,在做好棉花收購工作的同時,防范風險也被農發行放在突出位置。
記者了解到,農發行2016年度棉花收購信貸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發揮棉花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正確處理好“保收購”與“防風險”的關系,堅持“一行兩策”的信貸策略,確保棉花收購信貸工作不因農發行資金供應出現大的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