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都衣舍趙迎光:網紅品牌不如當初的淘品牌

網紅不可怕
我一直都有一個很大的疑惑,網紅張大奕,還有天王嫂雪莉的錢夫人,此類的網紅品牌,究竟是不是引領了一個新產業?是不是下一個潮流的趨勢?這個生態會不會繁榮起來?會不會形成一股類似當年的網絡品牌一樣的新勢力?
上周,記者專訪了韓都衣舍董事長趙迎光,老趙不愧是電商大佬,他的一番講解,讓我們對網紅品牌這個群體在商業生態上的位置,有了更清晰的看法。我們當時問了一個問題:像張大奕這樣的網紅品牌,也是做女裝,而且銷量還不錯,會不會對韓都這樣的互聯網成熟品牌帶來威脅?
我以為老趙會說“網紅作為新勢力,不可小覷”之類的話,不曾想,他很輕松的說,不會,網紅對我們沒有威脅。
接下來這句話,更讓人驚訝。
網紅其實就是當年的淘品牌,他們現在還在走我們當年的路,他們甚至比淘品牌的天花板更低!我是被驚到了!
網紅、直播這些被認為是下一個時代的主流,是當前最先進的生產力,是最火爆的工具,但是,基于這種生態土壤長出來的品牌,居然并沒有被看好。
為什么呢?
淘品牌的沒落是注定的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淘品牌的發展模式,當初憑借流量紅利,淘品牌發展迅速,傳統企業不知道怎么做電商,但淘品牌利用自己對于網絡的熟悉,對淘寶各種工具的成熟運用,讓他們快速成長。
這些東西說到底,其實就是建立了流量優勢!
但是,當流量優勢不再的時候,需要拼品牌拼營銷了,一大批淘品牌落幕了,記得當時派代年會,請了多個傳統營銷人做演講嘉賓,其中關于定位的理論,引爆現場。
拼完品牌與營銷,后來又拼供應鏈,韓都衣舍在2013年初步完成了供應鏈的改造,這也使得他們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在次年的雙十一中獲得類目冠軍。
那么今天的網紅品牌,其實說到底還是在流量優勢上,做直播,搞微博,走秀,做活動,這一切其實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流量窗口。其實想想也是,很少有人聽說網紅品牌衣服多好,品質多好,款式多流行,客戶體驗多好,供應鏈多優秀,大家談論的始終是一個現象,她很火,賣了很多貨,他們又出現了多么奇葩的表演。

但,這一切都是流量機制,而不是品牌機制。
要做好一個品牌,需要什么?
趙迎光說,一個品牌無非是三個層面,第一,供應鏈穩定,配合度好;第二,品牌傳播到位;第三,銷售能力好。
淘品牌也好,網紅品牌也好,其實都是第三個能力有優勢,品牌營銷和供應鏈的打造,非一日之功,而且誰也替代不了,這不是別人能(代運營或者服務商)解決的,只能自己一點點去摸索。
而且,今天的環境跟幾年前又不一樣了,網紅和直播紅利期又很短,你想想看,我今天看你表演,看你解說,我能看多久?
半年之后,是不是還想看你這張臉?有多少人能夠長期堅持看你這張臉?消費者是有審美疲勞的,你通過直播的目的,無非是教育消費者,他們能天天聽你教育,一直聽半年?他們成熟了,自然有自己的審美觀念,還愿意天天看你嗎?
當然,會不斷有新用戶加入,但是,別忘了,現在網紅經紀公司們現在想批量復制張大奕,如果幾百個錐子臉都在做直播,競爭也是慘烈的,你有個性,你罵人的方式花樣翻新,但,比你更嘚瑟的人多了去了,怎么留住用戶?
當年淘品牌起來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玩法,就是在圖片上下了大工夫,很多店鋪圖片很土的時候,他們去韓國街拍,請專業攝影師,找漂亮麻豆,所以轉化率很快提高了。但是,很快,很多店鋪都學習這種做法,誕生了一批的麻豆和專業攝影公司,隨之,轉化率也降低了。當整個淘寶的圖片水平都提高之后,就沒什么競爭力了,當幾百個錐子臉都做直播的時候,你也沒有競爭力了。
復制網紅?扯淡
競爭力在哪兒呢?在供應鏈和購物體驗上,不能快速建立優勢,很容易成為明日黃花。
但是,偏偏只在供應鏈優勢方面,沒有幾年的打磨,工廠根本不配合。
所以,趙迎光說,如今的網紅品牌,天花板要比當年的淘品牌更低,更容易觸頂。因為,他們流量紅利期更短,門檻更低,何況,不可能規模化復制。
當然,如果相比較傳統品牌,淘品牌和網紅品牌都沒有渠道,這是他們天花板低的另一個原因,沒有渠道,意味著沒有人幫你賣貨,沒有人提供資源塑造你的品牌。
或許有人會說,美國的網紅們不走錐子臉大胸路線,人家靠的是專業,中國的網紅以后越來越專業化,肯定是有出路的。
這是個好角度,卻讓網紅品牌的門檻更高了,所有門檻高的的行業,天花板也高,門檻低的行業,天花板就低,這是規律。
所以,網紅品牌們,不應該去學習張大奕和雪莉,抱著復制張大奕的思路去做網紅產業,恐怕得不償失。
當然,在賣貨方面遇到天花板之后,張大奕或者雪莉還有其他的路線可以走,可以進入娛樂圈,如果綜藝能力夠嗆的話,這又是門檻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趙迎光不看好網紅品牌,但是卻在網紅和直播上做了布局,專門打造了網紅直播間,網紅、達人、模特都可以來直播。他把這些當做流量經營工具,是有益補充,卻不會認為這是什么顛覆性玩法。
老趙的顛覆性玩法是二級生態,每年孵化一百個品牌,是不是很嚇人?就在上上周,阿里巴巴參謀長曾鳴聽說趙迎光的二級生態,專門派人去韓都蹲點觀察,總結經驗。
這么神秘的二級生態究竟是什么?記者將持續為您關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