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強國”建設迎來歷史性機遇
2016年7月27日將是每一個關心北京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人都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見證了北京紡織服裝產業60年風雨歷程的“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將對外發布全新的公司名稱……
“紡織強國”建設迎來歷史性機遇
在北京市政府、市國資委有關領導的見證之下,企業新名稱的全新標識也將呈現在世人面前。此舉標志著“十三五”期間,以北京時尚控股為龍頭代表的北京紡織服裝產業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新機遇。
據了解,“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將進入深層次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比較優勢、市場競爭格局、資源環境因素等方面呈現出新的階段性變化,發展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
在經濟新常態下,未來幾年,我國經濟在戰略上將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戰術上將進一步強調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注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北京紡織在此次更名后,將積極響應中央、北京市政府的有關要求,全面推進以服裝紡織產業為主營業務,以文化創意和信息科技將為培育業務的時尚產業布局,從而大力推動北京服裝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助力實現“紡織強國”宏偉目標。
“無紡無織”尊重傳統,“紡織”更名旨在轉型
談起北京紡織更名的背景,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立對千龍網記者表示,“北京紡織控股”變更成了“北京時尚控股”,表面上看,只有二字之差,但事實上,背后還關系到紡織產業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方方面面。
吳立說,“我們這次表面上看是公司更名,實際上也是我們國企改革調整創新的一個新舉措,是對國企改革戰略的一種響應”。
和其他地方的產業發展現狀有所不同,北京紡織服裝產業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據了解,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的內容,紡織已被列為明確要堅決淘汰的產業。在吳立看來,如果北京紡織控股還按照原有的思維來發展,那么企業的生存空間勢必面臨極大的挑戰。
吳立表示,為了公司的發展,北京紡織的管理層經過充分的調研和現狀分析后,發現了公司當前所處的真實現狀。“我們公司坐下來認真思索了產業發展的現狀,雖然說我們所處的行業還叫紡織行業,但經過二十多年的轉型、調整,其實北京紡織已經形成了‘不紡不織’的局面”。
從早年間的“退二進三”政策,北京紡織旗下的紡織工廠先后從北京市區的核心地帶,逐漸遷移到了郊外。據了解,目前,部分存留的紡織企業都已經搬到了六環外,有的甚至經過多次騰挪轉移,已經離開了北京市轄區內。
吳立說,“在北京,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的大規模紡紗織布工廠已經沒有了,在‘無紡無織’的情況下,我們的企業還保留‘紡織’二字,實際上本身就是沿襲了過去的一個傳統,現在的北京紡織已經不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而是一家現代化的綜合性時尚產業集團”。
“紡織”是最有條件向“時尚”延伸的產業
“北京紡織控股”更名“北京時尚控股”的意愿也得到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有關專家的認可。吳立透露,在拜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后,以王天凱會長為代表的行業協會領導對更名也給予了積極評價。
在王天凱會長看來,北京的服裝紡織產業確實有很多屬于北京的特點,北京時尚控股要闖出一條新的發展之路,就必須想出新的辦法。
不論是從上游的紡織,還是到下游的服裝,整個產業鏈在大的經濟門類下,還是屬于制造類劃分,北京時尚控股想要探索新的道路,發展思維必須轉變。
據了解,在北京時尚控股的一次務虛會議上,管理層就公司更名專門進行了“頭腦風暴”式的探討。吳立告訴記者,有不少人都注意到了服裝和時裝的關系,在英文中,FASHION包含了服裝和時裝的概念,后來經過媒體的翻譯和老百姓的理解,時尚被更多的人接受。
在這次務虛會議上,很多人都達成了一個觀點:如果北京紡織的名稱也能從時尚的方向進行調整,那旗下原有的服裝產業就有了更加國際化的界定。
在吳立看來,時尚不僅能囊括北京紡織原有的主營業務,本身也是服裝產業的一個延伸。“盡管在國有企業的體制下,有很多企業都沾著時尚的邊兒,但真正有條件叫時尚產業的,可能就是我們了”。
{page_break}創新發展贏得“老紡織”認可
時尚就是紡織傳承發展。從北京時尚控股長遠發展的角度看,更名背后帶來的企業發展意味著這是一件大多人都會支持的“好事”。不過,凡事都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對那些幾十年如一日在紡紗織布車間工作了一輩子的“老紡織”而言,北京時尚控股名稱的改變卻是一件必須慎重的事情。
在很多老紡織人看來,“北京紡織就是一個符號,它伴隨新中國的成長,承載了無數人的青春和記憶,所以你得傳承這個符號”。實際上,在北京時尚控股的現任管理層中,包括董事長吳立、總經理李學彬等人在內,都是“老紡織”出身。吳立告訴記者,他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是在原來北京紡控旗下的印染廠工作,對“紡織”二字,他內心充滿了感情。
正因為有這種感同身受的感悟,希望北京紡織產業能得到延續,在北京時尚控股更名的過程中,才會有許許多多的“老紡織”表達了理解和支持。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學彬告訴記者,在這些老一輩的紡織工作者中,甚至有一部分人還能從創新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把它提到了企業創新性改革的層面上進行看待。
李學彬說,“在新的形勢下,如果你還按以前的套路走,企業的路肯定會越走越窄,老紡織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有所創新,才有所發展,也是為了‘北京紡織’這個產業能有更長遠的發展”。
定位時尚、科技、服務新紡織,打造領先時尚集團
在新的產業發展環境下,北京時尚控股也將有新的部署。吳立表示,在公司董事會多次反復論證,并經公司管理層進行了專項研究后,報北京市國資委審核、確認,進而才明確了北京時尚控股“十三五”時期的企業新定位:以時尚、科技、服務新紡織為特征,打造首都服裝紡織行業領先的時尚產業集團。
據了解,在企業定位方面,打造新紡織,創建時尚產業集團是該企業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的奮斗目標,也是該企業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適應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客觀需要。時尚、科技、服務既是新紡織的核心元素,也是時尚產業的重要內涵;打造新紡織是創建時尚產業集團的基礎和重要內容,創建時尚產業集團是打造新紡織的最終目標。
與此同時,北京時尚控股還將借更名的機遇,進一步明確服裝紡織業將作為“十三五”期間的主業,文化創意和信息科技將成為培育業務。
在主業方面,內容包括:以設計研發與品牌運營為引領的時尚服裝業,以功能性紡織品研發及綠色生產為主導的應急產業,以服裝紡織全產業鏈相關貿易為代表的商貿服務業,以服裝紡織及相關領域檢驗、檢測、標準及服務為核心的科技服務業。
在培育業務方面,文化創意包括:文化創意業、文創服務業和文創地產。信息科技包括:互聯網接入及相關服務、信息系統集成和軟件開發應用。
據李學彬介紹,目前,北京時尚控股已制定了“十三五”發展規劃,相信在聚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下,圍繞國資國企改革,突出市場導向,北京時尚控股努力打造的“時尚、科技、服務”新紡織將得到大力推進,在不久的將來,首都服裝紡織行業領先的時尚產業集團也將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