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關稅優惠誘人 中國出口非洲前景好
在“中國對非洲可持續發展投資論壇”上,中非發展基金總裁石紀楊拋出了這樣一組數字:非洲有54個國家和地區,一半以上可耕土地,11億人口,25歲以下的青壯年占總人口一半以上,每年有1000萬新增勞動力。2000年以來,非洲GDP增長連續10年保持在9.5%以上。非洲將成為下一個世界經濟增長極。作為中國第一支對非投資基金,2007年6月啟動以來,中非發展基金已累計投資了36個非洲國家的86個項目,投資總額超過34億美元,同時帶動中國企業對非投資超過160億美元。
北京市貿促會會長熊九玲補充道:“中國連續7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的位置。現有3100多家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興業,投資額達320多億美元,提供了10多萬個就業崗位。”非洲國家潛在的市場空間,引發了中國企業空前的投資熱情。
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市場分析師茱莉亞·斯皮斯指出,非洲除了具備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外,所有在非洲投資生產的產品,若出口到歐美國家,較少涉及關稅和配額限制。在美國對非洲提供的《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框架下,非洲37個國家的6400種產品對美國出口可享受關稅減免優惠。此外,歐盟與非洲國家簽有《經濟合作伙伴協定》,按照協議,非洲80%的產品對歐盟出口可享受零關稅。
具體到紡織品服裝投資領域,茱莉亞·斯皮斯表示,農業和畜牧業是非洲國家的傳統優勢產業,投資非洲的紡企將可充分利用當地大量優質的棉花、麻和毛皮等原材料。她舉例說:“依托埃塞俄比亞、贊比亞植棉業和莫桑比克劍麻業,可以側重紡織品服裝加工;依托肯尼亞皮毛業可以發展箱包鞋品制造業。”
對非洲國家而言,由于對美國與歐盟兩大全球主要出口市場享有優惠政策,因此這一優勢成為非洲國家吸引外來直接投資的主因。就出口優惠政策,據在埃塞俄比亞投資較大的中國企業華堅集團董事長張華榮舉例說:“中國服裝和制鞋企業到非洲投資,可享有不同于中國出口關稅的待遇。比如,一件襯衣從非洲出口到歐美是零關稅,而從中國出口到歐洲是12%的關稅,出口到美國是19%的關稅。”張華榮還點贊當地政府的努力。
他說:“剛到埃塞俄比亞時,從中國運輸貨柜到埃塞俄比亞需要平均5個月,現在1個月就能到,運輸成本原來是6%,現在降到了4.2%。而從中國運輸貨柜到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只需要25天,運輸成本僅是2.1%。為實現埃塞俄比亞2025年成為非洲制造中心的目標,當地政府鉚足了勁為企業提供優良的營商環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