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如火如荼 紡織業要繼續突破
憑借著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移動支付的快速增長以及價格低廉的勞動力,O2O在中國有過一段強勁的發展時期,創業者開發了各種各樣的O2O應用。據市場研究公司CBInsights統計,大互聯網形勢下,中國出現了許多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私有公司),然而這些公司基本沒有盈利,這就出現了O2O這個可怕的泡沫。
紡織業要破解真跨界和假跨界
真正的跨界不僅僅是單純的升級,而是改變原有的產品形態,對于紡織業而言,最有說服力的應該是從紡織原輔料進入到紡織成品,畢竟一直從事生產半成品或者原料的企業,對于成品的生產可以說是一知半解。成品相對于半成品的要求會更高,因為成品是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而生產成品的企業不僅要確保產品的質量符合標準,還要了解市場的需求,才能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而原輔料企業只需要將產品的質量把好關即可,無需針對消費市場的需求而生產產品。
另外,許多家紡企業進軍到軟裝界,這也是一種跨界,從前只是生產成品,只要把好產品質量過關,關注產品款式是否新穎,消費者是否喜歡即可,無需顧慮怎么擺放才能體現出房間主人的品味等。而現在眾多家紡企業紛紛涉及軟裝,無疑也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跨界例子。
說完真跨界,現在來說說偽跨界。什么是偽跨界,就是打著跨界的名頭,而仍然從事與自身相關的產業。如家紡企業與動漫企業合作,打造一些適合兒童的紡織品,這不叫跨界,應該叫合作。很明顯這只是一個企業為自家產品進行的一個升級,沒有涉及到產品定義。
動漫企業和家紡企業合作打造兒童家紡產品,這就是在家紡產品里融入一些動漫元素,但其本質仍舊是兒童家紡產品。其道理就和楊過的玄鐵劍法是一樣,僅僅只是在獨孤九劍的基礎上融入了其他門派的武學,所創出新的劍法,但是實質基礎仍離不開獨孤九劍,所以這只是升級,充其量是升級版,如果將劍法轉化為掌法,這才叫跨界。
還有就是很多人都覺得將一些文化融入到服裝上面就是跨界,其實這也只是一種升級。將文化融入到服裝設計里面,服裝仍舊是服裝,其本質沒有改變,只是在服裝中加入了一些文化元素,是一種對產品的升華,使其得到更好的價值,與跨界毫無關系。
現在社交電商發展的如火如荼
現在社交電商發展的如火如荼,頗給人一種可以取代淘寶,成為下一代商業市場的主流模式。在社交電商的大框下,各種各樣的銷售營銷模式都被人無限的吹捧,微商、微電商、社群、微店、微博櫥窗等等。對于微商這塊的操作,目前大眾主要認可的幾個步驟就是,加粉、發朋友圈、互動、成交。尤其是對于互動,微博上很多微電商達人們都在做,而且很多電商人的意思就是,互動一定得做,必須得做。但是為什么互動呢?咨詢了幾個人,他們的意見又不相同。
就我的觀察,有些人在做互動,他僅僅就是為了互動而互動,有些人的互動已經屬于騷擾了。做微商,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成交。那互動的目的又為了什么呢?也只有明白了互動目的,才能夠更好的把互動的效果做到最大化。
互動這塊,李雷霆認為有兩個目的:1、傳播,2、增加信任。針對不同的人群,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不同的。
對于傳播,我們要的是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曝光量,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這個時候,我們往往是與粉絲量比較高的人群進行互動。比如你跟一個微博大V互動,你的評論寫的很好,獲得大V 的轉發,這樣你就能讓大V的粉絲看到你,進而去關注你。哪怕沒被大V轉發,就在微博下面的評論,因為大V的粉絲量眾多,也會被很多人看到,只要你的評論精彩,照樣會獲得很多人的關注。這種是針對大V來說的。對于一般自己的粉絲呢?我們就可以發一些能夠引起粉絲共鳴,或者對粉絲有價值能夠引起粉絲轉發的動態,這樣自己粉絲的粉絲看到以后,覺得好的,也會來關注你。甚至有一些粉絲會主動@一些對這塊很有興趣的一些人,讓他們來看你的動態。像那些事件營銷型的傳播,各種微博矩陣式的推廣,最后引來媒體的關注,不在這個討論范圍內,一般人也很難操作起來。
增加信任,這點大家都能理解,經常的關心別人,與別人交流,時間久了,彼此之間就會增加一定程度的信任感。在銷售中也有一個規律,就是說,接觸顧客7次,成交率就提升到40%以上。在不斷的相互接觸之中,慢慢的對方對你的信任度增加了,逐漸的產生了好感。這樣一來,其他人對于你的要求,或者顧客對于你銷售的東西,都比剛開始聯系的時候,易于接受。對于我們做微商的人群來說,互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取顧客的信任。而且,互動的本質也就是信息與價值的相互傳遞,我們為他人提供有價值的東西,他人也會相應的回饋給我們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就是我們在做銷售的時候,第一次跟顧客介紹完產品之后,絕大部分的顧客都會說要先考慮考慮,一般后續再交流幾次之后才會選擇跟我們成交。
接著就是互動的方式了。目前來說,對于做微商的人群來說,有這么幾種方式,動態評論、QQ微信即時消息、打電話聯系、或者直接見面交流。不同方式的互動,能夠達到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差異。李.雷霆先說下傳播效果,動態評論,微博及QQ空間都會有比較不錯的傳播效果,微信則沒有。即時消息、打電話、見面也就更沒有什么傳播效果可言,因為這些只是一對一的交流,并沒有讓其他人參與進來的條件存在,當然會有些人把交流的內容發出來,但是畢竟只是極少數。再說信任度,評論、即時消息、打電話、見面交流,信任度依次提升。因此,要想快速獲得對方的認可,能見面就見面,不能見面最好就打電話。不過對于微商從業者來說,打電話和見面都不太實際,更多的就是使用即時聊天工具和評論了,使用聊天工具,視頻好過語音,語音好過文字。最后就是評論了。當然評論有很好的傳播作用。以上方式可以綜合的考慮,多管齊下,能夠更好更快的把信任建立起來。
互動要做好,首先要明白互動的目的,根據不同的目的,再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讓目的能夠更好的完成。還有一種互動,既能夠提升轉化率,又能夠很好的達到傳播效果。這個互動就是舉辦活動,不過需要一點點的策劃能力。需要及時抓住社會熱點,流行趨勢,配合自己的產品,策劃出來一個讓大眾得到實惠,并且能夠達成商家的運營目的,如提升銷量、清庫存、獲取更多新顧客等等。比如現在較為流行的,集贊或者拉好友進群免費送禮。就有一個小姑娘是做酒店前臺,兼職微商賣護膚品,也不會加好友,就用讓好友拉人進群免費送禮的方式,獲得了大幾百個顧客,做了幾個月微商,平均每個月都有兩三千的收入。
O2O市場合并潮如海嘯
許多的公司為了打開市場,就不停地在燒錢,繼而引發“獨角獸”轉變成了“獨角尸。啟明創投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加里·雷切爾(GaryRieschel)說:“‘獨角尸’(unicorpses)的數量很快就會超過‘獨角獸’(unicorn)。”在激烈競爭的中國市場,滴滴快的、Uber、新美大、糯米和餓了么都在多個領域展開相互廝殺,DCMVentures聯合創始人兼普通合伙人林欣禾說:“這是一場軍備競賽。”
O2O市場失去理性,市場補貼力度太大,獲得新用戶的成本就會越來越大,而盈利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小,沒了盈利,融資將成為一句空談,茶余飯后的笑點。啟明創投的雷切爾:“融資越來越難時,你就會發現誰在裸泳,誰缺乏真正的商業模式。”
在服裝零售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性價比成為消費者選擇服裝產品的重要標準。營收不斷增加之下,卻是利潤率逐年的下降。
創立于2008年的線上女裝品牌韓都衣舍成長速度很快,初創時年銷售額300萬元,團隊40人,到2014年,這兩個數字已分別增至15億元、2600人。
據韓都衣舍副總經理賈鵬在2015商業評論大會上透露的數字,目前韓都衣舍店鋪日均訪問量達到500萬人次,“雙十一”單日最高訪問量達到了1.3億人次,銷售額則達到2.84億元。同屬淘品牌第一陣營的茵曼,擁有眾多細分品牌和品類。同樣起步于2008年的茵曼,從2013年開始了多品牌運營,其母公司匯美集團旗下目前運營有茵曼、初語等9個子品牌。
許多企業在轉型升級的時候,誤以為升級就是轉型,但這是兩個概念,升級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一些調整,而轉型就是跨界,跨到另一個領域,這是非常需要勇氣的。其實許多企業在轉型升級上吃了不少苦頭,就是因為沒有很好的區分兩者的區別,導致浪費了許多時間和金錢,使得企業錯失最好的時機,從而走向破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