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去“百貨”步步為營 發力全渠道
繼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銀泰百貨后,又一家傳統百貨企業引入股權合作。
這次的企業是百貨零售行業龍頭老大王府井百貨。2015年12月31日,王府井發布定增預案,公司擬募集資金30億元,用于哈爾濱、鄭州、西安、佛山、南昌、銀川等六地購物中心建設項目和O2O全渠道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另一零售企業三胞集團參與了此次定增。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發現,這次定增方案中,三胞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三胞投資擬投入15億元認購約6516萬股定增股份,認購完成后,三胞投資將持有王府井約10.99%股權,一躍成為王府井二股東。
對增資行為,王府井董事會秘書辦工作人員稱,任何一個企業,都會有資金需求,但增資并非是遇到資金危機,是公司處于戰略發展需要做的融資?!叭瘓F的認購,就是看好公司未來?!?/p>
在同一天,王府井還發布了擬變更法定名稱的公告,由“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更名之事,更能體現公司的發展戰略,并非是去百貨而是更能全面滿足向消費者的綜合零售商方向發展,重點發展購物中心、奧特萊斯業態。”上述王府井工作人員表示。
從2013年宣布戰略轉型,經歷兩年磨合后,王府井將在2016年步入深度調整期。百貨巨頭正在試圖做零售業中的全能型選手。只是步入深入調整期的王府井營業收入依舊大幅下滑,在整個行業依然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王府井能否成功突圍尚未可知。
從此番增資預案來看,王府井未來更看好購物中心和奧特萊斯。對此,上述王府井人士稱購物中心和奧萊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實際上,在2014年底,王府井已解散了此前的百貨事業部,重新設立百貨購物中心事業部。
據王府井集團副總裁王宇介紹,2015年起大型綜合百貨向類購物中心轉化;體量小的變為主題百貨;部分門店向城市奧特萊斯轉型。對于虧損門店,虧損大的門店進行退租整頓和關店結合,赤字不太嚴重的將進行商品結構調整、引入功能區逐漸控制虧損。
另外,王府井將名字中的“百貨”去掉也體現了它正在“去百貨化”。但王府井人士表示,“王府井并沒有放棄百貨,此前對外表達的不再開單一百貨店指的是不再開小型的純百貨店,今后要開的百貨門店是綜合百貨和定向的有特點的百貨店。”
該人士強調,未來將堅持主營業務、新業務兩頭發力,向著涵蓋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超市、線上零售平臺等多業態零售公司轉型。
此前,王府井副總裁劉長鑫也曾表示,百貨業需走融合之路,沒有融合就沒有未來。“顧客需要一站式服務,這就促使百貨店進行業態的融合。”
此次引進的三胞集團業務涉及金融投資、商貿流通、信息服務、健康醫療、地產開發等,能夠給王府井多業態轉型提供幫助。
而對于雙方是否涉及更深度的合作,王府井相關方面人士表示目前三胞集團只是一個認購方,暫時不涉及更多合作。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雙方接下來會有更深度合作?!皩τ谕醺畞碚f目前缺乏的就是品牌和供應鏈,所有百貨做得好的都是擁有自有強大的品牌和供應鏈,有獨特的品牌,王府井急需新的戰略和突破口。”
而三胞集團實際控制人袁亞非一直在加強國外品牌和供應鏈優勢,“三胞集團需要這樣一個平臺植入其供應鏈,這樣雙方就一拍即合了?!辟Y深零售專家丁浩洲說。
前述王府井人士強調,“未來一定是共享經濟的社會,單打獨斗的戰略不符合社會走勢,王府井將從各個角度跟不同伙伴合作。”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王府井短期內不可能實現聯營到自營的轉換,需要借助外力優勢獲得內在競爭力。對王府井而言,雖然意識到了品牌和供應鏈的重要性,可受制于體制約束,只能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加強供應鏈,不能從根本上掌控品牌和供應鏈,在大踏步轉型中無疑會受到制約。
此外,王府井作為國企正處于混改關鍵期,引入三胞集團也是混該的一種方式。
實際上,王府井一直也在進行自建品牌供應鏈方面的嘗試。在業態內部提升方面,王府井與上海百聯、香港利豐集團合作開發自有品牌。王府井將不再獨自與品牌進行總代理,計劃通過利豐集團的供應鏈、品牌優勢,推出自有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