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飛談輕紡業“十二五”表現
“十二五”時期,輕紡行業在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一些主要成就,尤其這一階段國內和國外市場形勢起伏較大,產業發展環境嚴峻,在這樣的情況下,輕紡行業轉型升級依然取得重要進展。
對輕紡行業來說,專利數快速上升這一表征背后,是行業蓬勃的創新能力,對產業升級及市場擴展帶來了顯著的拉動作用。
創新發展對輕紡行業的拉動,主要體現在產品方面。如,2014年家電行業10家主要上市公司獲得的3.8萬件專利授權當中,發明專利超過8%。這些專利技術主要體現在品質提高、性能改善方面,也有一些技術是創造了某一類新產品,激活市場,刺激需求。這些創新成果均起到了改善供給、創造需求的作用,激發了消費者的潛力,更好地滿足了老百姓生活的需要。
第一,消費品行業對于穩增長起到關鍵支撐作用。消費品工業包括輕工、紡織、食品、醫藥、煙草等行業,近年來消費工業保持穩定增長,地位有所提高,2014年整個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和利潤分別占工業增加值和利潤的比例為31%和33%。2015年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消費品工業1-11月對于工業增長的貢獻達到了33%,對外貿易順差的貢獻超過100%,達到126%,消費品工業對于穩增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第二,消費品工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主要是在滿足國內消費需求、挖掘消費潛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內需成為消費品行業發展的主要支撐。面對巨大的出口下行壓力,消費品工業從過去主要靠出口來支撐增長,轉向主要靠國內需求推動發展。特別是“十二五”末期,消費品工業內銷產值占全行業總產值的比重達88.7%,比“十一五”末提高了4.2個百分點。二是消費品領域自主品牌國內市場份額提高,消費品銷售額占限額以上社會商品零售額的50%以上,實際上國產品牌的份額也在提高,如國產4G手機中的華為、小米等品牌,占4G手機國內市場份額的76%,市場份額在穩步提高。
第三,消費品工業創新取得長足進步。紡織工業在“十二五”期間,2014年規模以上企業獲得的專利數是2010年的3.4倍;2014年醫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是2010年的3倍;2014年家電行業10家主要上市公司已獲專利授權數是3.8萬件。同時,在品牌培育和發展,質量的提升上,也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十二五”時期,輕紡工業確實在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在“十二五”末期,輕紡工業出口由高速增長轉變為負增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這其中,需要直面兩方面的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