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PK阿迪達斯:哪個運動品牌更具優勢?
據報道,在過去幾年中,阿迪達斯一直嘗試摧毀耐克這個無堅不摧的競爭對手,打官司、挖走代言巨星以及設計師,無所不用。
在時尚界,得益于設計師的通力配合,阿迪達斯創造了健康的復蘇。永恒的經典再現和Yeezy新品登上頭條,都讓阿迪達斯的粉絲歡呼雀躍。然而,實際上,在耐克面前,阿迪達斯有相形見絀的感覺。在美國鞋類市場,耐克擁有48%的市場份額,而阿迪達斯自2011年以來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以每年9%的速度下滑。
從經濟學定義來講,市值指的是一個品牌的股票價格乘以該品牌已售出股票的數量。市值,通常被當做是公眾對一家企業凈價值看法的“代理”。投資者可通過市值來衡量一個公司的規模。
2001-2005:勢均力敵
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早期,這兩大運動服裝巨頭的實力基本相同。擔任阿迪達斯創意總監的世界頂級設計師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將其個人品牌的簡潔、極具設計感的風格融入Y-3標志,提升了阿迪達斯的受歡迎度。此外,阿迪達斯斥資1.6億美元與大衛·貝克漢姆簽下終身代言大單。需要補充的是,山本耀司最初想要和耐克合作。
就在阿迪達斯不斷壯大的同時,耐克也沒閑著,達成了數項重大收購——搶購Hurley,匡威和Starter,據估算總購價或達4.5億美元。
然后,現任阿迪達斯首席執行官Herbert Hainer于2001年接手該品牌;耐克聯合創始人Phil Knight在2004年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
2006-2010:情況變得復雜
據大家所說,從財務角度來看,2010年是耐克最為壯觀的一年,營收達到190億美元。這意味耐克賺的錢相當于整個洪都拉斯的收入。而且,該品牌市值飆升至634.5億美元。當時,Mark Parker評價稱,“我們在一個極好的季度完成了強勁的增長,并加速了整個業務的增長態勢。當我們專注于我們的兩大核心價值——創新和靈感時,耐克是最棒的。”
這位耐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對該品牌未來五年的“瘋狂”增長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他說,“未來,你能夠期待看到更多改變游戲規則的產品、更不可抗拒的用后感覺,以及對于運營和財務卓越的專注。這些都將是我們能比任何其他品牌都發展更快的原因。”
與此同時,從財務收入的層面來看,阿迪達斯比耐克落后了十年。
在過去的五年內,耐克的收入和聲望噌噌上行。2012年,股票分割(一種旨在讓股票更容易獲得的策略)令耐克的市值曾短暫下跌。不過,這并未阻止耐克觸及現如今的峰值。目前,耐克的規模是阿迪達斯的四倍。阿迪達斯近期明星的簽約——James Harden、Kanye West、NIGO和Pharrell Williams——對該品牌的利潤增長并非產生太大影響。不可否認,這個德國品牌正在努力地試圖在未來改變這種局面。
“耐克的增長都來自于極好的產品、細心,周到的配送,以及超棒的市場營銷,”行業分析機構NPD鞋業專家Matt Powell在接受采訪時說,“在運動鞋行業,產品永遠是第一位的。再好的營銷也不能成功推銷一種不好的產品。”耐克的市場營銷能力在業內是非常有名氣的。
要知道,耐克每天花在所謂的“需求創造”上的資金就高達800萬美元。事實真相是,他們的產品可以瞬間到達世界各地。
在美國——占全球運動服裝銷售總額的40%——耐克占據了龐大的市場份額.無論是跑步裝備(耐克擁有大約60%的市場份額),必備的籃球鞋(高達90%),還是高性能的滑板鞋(約20%),耐克都是很多消費者的首選品牌。
“阿迪達斯做了很多正確的努力。如果耐心等待,該品牌將能夠重新獲得失去的部分市場份額。”Powell說。他補充說,“但是,眼下沒有一個品牌能夠對耐克構成威脅”。近年來,Skechers和Under Armour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當前,阿迪達斯是繼UA之后美國的第三大鞋類品牌。但是,似乎沒有哪個品牌在運動裝游戲里能撼動耐克“第一”的位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