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帶給李寧的是什么? 驚喜正在減少
對于李寧來說,2015年的業績終于有了起色,僅2900余萬元的虧損同比降低接近9成。在其年中業績發布會上,李寧宣布,電商業務已經占到李寧總經銷額的6%,未來比例會擴大至20%。
在李寧電商事業部負責人馮曄看來,電商業務對于李寧來說,不能簡單的看成是銷售渠道,還擔負著幫助李寧分析用戶喜好和市場格局,增加供應鏈效率、嘗試營銷新模式的作用, 而這些恰恰是李寧第一次轉型不順后,被人詬病最多的問題。
而李寧也在業績經歷了過山車后,終于再次回歸了講求性價比的路線。目標用戶群再次被明確為一二三線城市中的中青年人群(北上廣深為超大城市)。這類人群對運動服飾有一定的功能性需求,講究性價比。李寧主要的商品結構也變成了包括跑步、籃球和運動生活三大方向。
細看李寧今年雙十一的數據,客單價200元,售罄率高于50%,流量接近400萬,旗艦店銷售額達到1.25億,同比去年的7200萬增長73.6%。在戶外運動類目中,李寧旗艦店已經超過阿迪達斯,僅僅落后耐克和新百倫,排名第三。
但馮曄表示,讓他感到的像以往那種賭博式的驚喜正在減少,“這個數字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由于多年雙十一的數據積累,加之對用戶購買路徑、加購物車、重復購買率等數據的整理,可以提前預判整個走勢。”
據了解,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李寧公司放棄了走高性價比道路的安全策略,試圖樹立高端品牌形象,結果在價格直追那些國外品牌的情況下,讓年齡稍大且看重性價比的老顧客轉向了其他廉價的國產品牌。
與此同時,李寧重新鎖定目標消費者——“90后李寧”,但是,其產品并沒有在設計、研發、渠道、品牌、營銷等方面形成足夠強大的競爭優勢,追求時髦的年輕人依然選擇耐克或者阿迪達斯,直接導致了李寧貨品的嚴重積壓。
據馮曄介紹,李寧的差異化路線體現在不同品類戰略側重不同,在籃球、跑步、足球等耐克和阿迪達斯的強勢品類之中,李寧推出的產品雖然也會追求同樣的質感和產品質量,但價格會更加低廉,在選款和組貨時也會選取市場接受度比較高的商品。
而在羽毛球等李寧品牌認可度比較高的品類中,李寧將增加研發力度,力求保持行業領先。
對于銷售增長的原因,馮曄認為是由于組貨結構更加符合用戶需求,日常零售的基數保持良好,加上國內用戶對運動服飾行業的關注度較高,今年運動行業雙十一的恢復速度甚至高過了男女裝。
此外,有準備的預售也起到了引導作用,預售額超過1800萬元、對用戶需求變化的提示、提前吸引的大量流量,這些因素都為李寧雙十一的業績爆發提供了保障。
戶外運動類目中,一線國際品牌在今年雙十一也來勢洶洶,價格段更加下沉,為了完成既定的增長目標,耐克的主力段位甚至降低到了300多元。
對于客單價200多元的李寧來說,卻依然能夠從圍剿中脫穎而出,旗艦店銷售排名甚至超越了阿迪達斯,靠的是什么?
馮曄認為,除了此前提到的雙十一營銷策略,更應該歸功于李寧正確的產品定位,已經回歸到對性價比的追求。目標群體也再次被明確為一二三線城市中的中青年人群(北上廣深為超大城市)。這類人群對運動鞋服講究功能性與一定的時尚,也講究性價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