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新時尚就是標榜自己很環保
欲望和環保之間就像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雙方此消彼長,只要之間的矛盾還存在,關于真假環保之間的爭議就不會停歇。然而在環保生態和時尚的問題上,顯然不只關乎品牌的事,消費者也應當承擔起一定責任,在追逐欲望之時,懂得收、懂得放,兼顧生態平衡或許是我們現下最該學習的功課!
9月11日,愛馬仕的一份聲明終結了前段時間鬧得紛紛擾擾的Birkin是否會改名的猜想,也宣告與“不想把自己的名字與殘忍地獲取鱷魚皮的方式聯系在一起”的Jane Birkin之間達成諒解——Birkin包不會改名,制作Birkin包的鱷魚也一定會享受到“鱷魚福利”。
聲明一出,有人鼓掌歡呼,有人搖頭嘆息,甚至有人等著看四大時裝周之間動物保護組織必然上演的抗議。
環保生態和時尚之間,到底有沒有一個平衡點?這是近些年來不少品牌都在探索的問題。從以往的宣傳呼吁到如今的實實在在的嘗試,時尚行業的環保已經進入了2.0階段——今年年初開云集團和H&M都宣布聯合英國裝備再用機構Worn Again進行纖維回收利用技術的研發和測試,嘗試使用再生性面料制作衣物以應對全球日益增長的聚酯纖維和棉織纖維需求。而意大利男裝品牌Ermenegildo Zegna在今年秋冬推出了“環保領袖”裝束,把服飾做得既實用耐穿且符合“可循環利用”
之所以說是標榜,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在絕對的大多數人看來,時尚行業很容易和浪費之間畫上等號:奢侈品使用珍稀動物的皮草制作產品、快時尚品牌高頻率推出大量穿廉價服裝刺激購買、時尚生產中消耗大量資源且使用的染料對環境造成污染……時尚產品并非生活中的必需品,生產它們是出于商業的目的,而消費它們很大程度上是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時尚行業也因此經常被詬病。
對于這樣一個存在著不少爭議的行業來說,在當前全世界都在宣揚“可持續發展”的大潮流中,想要驅散負面的評價,環保無疑是比較好的一個點。時尚品牌們除了在和環保相關的日子上各種“表態”之外,也開始用更多的實際動作和行動體現著自己有責任感的一面。
雖然這些行動很多都被看作在給自己“貼金”,但如果說環保是給時尚品牌“貼金”也不完全準確,事實上,現代社會的生態問題、能源問題等已經非常嚴峻,如何能夠可持續地發展,讓以后還能有原料可用、也讓人們在活得舒心之余能將錢投入到非必需的時尚產品,這才是時尚品牌們得考慮到的更實際的問題。
只是,考慮歸考慮,在商業利益的欲望與環保之間,品牌如何去選擇和平衡并沒有那么容易和簡單。完全放棄商業利益并不可能——愛馬仕不會因為動物保護組織的抗議就放棄生產鱷魚皮包袋那樣,Fendi也不會因為眾多“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責備聲放棄皮草,H&M也不可能因為被指責為“生產越多污染越多”而減少生產——因而,不少時尚品牌們也被批判為“一邊提倡環保,一邊又不環保”的兩面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