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紡織棉花行業存在的突出矛盾
我國棉花紡織企業突出的主要矛盾是棉花價格的差距,勞動力成本問題,以及資金環保等幾個方面。
(一)棉花問題
2015年一季度國內外棉價差平均3300元/噸,到4、5月份縮小到2400元/噸,目前國內外棉價逐步縮小,全國一季度進口棉花46.8萬噸,進口棉紗59萬噸,棉紗進口首次超過棉花進口。目前棉紗進口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嚴重影響國內棉紡企業。國家發改委2015年國儲棉輪出方案已確定。此方案輪出價格明顯高于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也高于進口棉400-500元/噸,預測棉花拋儲形勢不樂觀,不排除7-9月下調底價、國儲棉和棉花進口配額按一定比例“捆綁”等措施。
(二)勞動力成本
近年來,中國紡織行業生產成本要素成本持續提升,人均工資以年均超過10%的速度增長,工資水平遠高于發展中鄰國,行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基本不復存在。國際市場競爭力明顯減弱。2015上半年歐盟從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進口增幅在29.6%-53.4%之間,美國從越南、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柬埔寨進口增速在18%-29%之間;日本從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進口增幅在23%-49之間。而同時我國出口大幅下滑。服裝業紛紛把訂單轉到東南亞,一些國際知名品牌也在東南亞投資建廠。來優衣庫產品原來85%在中國制造,目前決定將中國以外生產比率提高到50%。無印良品計劃3年后把在中國合作的工廠從229家減少到86家,自中國的采購比例從60%降低一半。
(三)環保壓力
紡織印染行業屬于國家環保重點監控行業,節能環保方面的投資和運行成本的迅速增加,加大了企業的營運成本。2014年外排污水COD濃度由不得高于100mg/L,降低到必須低于70mg/L,氨氮由不得高于30mg/L,降低到必須低于15mg/L。2015年7月1日起外排污水要降到COD50mg/L,氨氮5mg/L,對達不到排放要求的企業一律關停取締。大氣污染越來越被關注,國家出臺有關政策要求2015年底10噸以下鍋爐取締,2017年底35噸以下鍋爐要淘汰,希望政府和企業協商提前著手解決,否則整個行業面臨關停危險。
(四)資金
2015年,國家的貨幣政策仍以穩健為基調,銀行信貸對紡織行業的資金支持明顯減少,紡織企業被列為信貸限制類行業,因此深受“融資難”、“融資貴”的困擾。各大銀行不斷收緊對紡織行業的貸款,致使企業融資成本不斷增加,貸款難度不斷加大,各大銀行貸款利率上浮均30%-50%。石家莊常山集團今年上半年某銀行信貸規模收緊8000萬元。同時貸款綜合費率較高,大部分行業企業銀行貸款年利率近20%。即使如此,國有各大銀行貸款還很困難,為了解決資金周轉問題,企業不得不從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機構拆借高息貸款,紡織行業屬于微利行業,財務成本增加,進一步擠兌了企業僅有的一點利潤,可以說企業經營舉步維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