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模式:款與量孰多孰少?
產品模式簡單而言,無非是平衡款數(寬度)和訂單量(深度)的關系。在品牌發展的上升和下降期間,企業會更重視新款式和新類別的開發;而在平穩發展期,這個問題則容易被忽視。企業應建立相關的機制,即時調節二者在品牌發展中的動態平衡。
某國內高端女裝品牌可謂“款少量少”的成功代表。該品牌門店大、產品款式稀疏,著力營造“每件都精挑細選”的檔次感。實際上,該品牌倍率高、溢價高,并且注重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款少量少,其實講的是無限服務的故事。
相較而言,款多量少或許是更適合吸引追求時尚的消費者的辦法。某國外大眾服裝品牌緊跟各大時裝周以及街拍達人的潮流趨勢,款式繁多。消費者有時會抱怨經常該品牌斷貨斷碼,殊不知這就是饑餓營銷的策略。但這種模式關鍵在于設計團隊、規模效應和物流成熟度的支撐,沒有這些支撐,最終將學出一堆高成本的庫存來。
容易造成庫存風險的還有款多量多的產品模式。有國內大眾女裝品牌受益于對三、四線市場的深度滲透,采取款多量多的模式,加快市場反應速度,貼近國際快時尚品牌的翻新速度,定價親民,倍率也不高,成績卻也不錯。然而,一旦業務需求降低,庫存風險就會隨之而來。
與時下流行的“快時尚”相反,某國外大眾服裝品牌則走“慢基本”的路子,采取款少量多的模式。一年的總體SKU數量不過800,其中很大比例為基本款,即那些消費群廣大、消費者回購次數多的款式。該品牌提前近兩年便已經做好產品規劃,前期的市場研究、消費者調研、商品企劃更是行業內細致和領先的。
每3-4年企業研發團隊會開發出一系列主打概念的新產品,或在功能性或在面料上有所突破。這類明星產品能暢銷5年以上,根本不需要品牌去跟著流行趨勢團團轉。在產品模式之外,該品牌的內部管理能力非常強,企業文化也十分獨特,導致該模式至今無人可復制成功。
總覽服裝業趨勢,近四五年來,盡管城鎮市場容量不斷擴張,業績表現和其他行業相比不差,但從業者還是清楚地看到服裝業在走下坡路。為什么?2010年以前,品牌公司最著急的是兩頭尋源。只要找到店鋪和工廠,現金滾滾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