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市場挑戰傳統營銷手段
盡管小眾奢侈品越來越在中國市場走俏,但是總體而言體量還非常小,如何在少數核心消費者間做品牌的忠誠度營銷,既滿足核心消費者的需求,又能保持品牌的獨特個性,做到“少數人知曉,少數人擁有”,對這些小眾奢侈品而言是個不小的難題。
張龍表示,將那些低調的皮具品牌引入中國,只能是開“集合店”的方式,因為單一品牌的數量太少了。“但是每個品牌的調性不一樣,受眾人群也不一樣,顯然不能用同一種手段營銷。”他告訴記者,目前他并不看好國內的購物中心,人氣不足,消費安全感差,對于小眾奢侈品,他認為,以私密性較強的會所方式呈現效果較妥,可以是小型的博物館或藝術館,這里變為社交場所,品著咖啡,了解品牌故事,甚至將工匠師請來現場讓他們了解皮具制作工藝等。
不過這些方式對很多奢侈品大牌,早已嘗試過,但對于多品牌的“集合店”,如何差異化地做營銷與品牌價值推廣,張龍表示“還沒有想得太透徹”。
如今,法國鐘表協會正在嘗試著針對小眾產品進行集合營銷。提起腕表,不少消費者會迷戀于瑞士制造,連德國制造的鐘表都被認為是小眾,鮮有人知道,法國亦有高超工藝的鐘表。
事實上,法國亦是歐洲鐘表業的主要發源地,七個世紀前,法國鐘表業就開始致力于為法國王室打造獨一無二的高級鐘表。1947年,法國鐘表和微技術聯合會成立(CFHM,以下簡稱法國鐘表協會),旨在維護法國鐘表業的專業、集體和個人利益。
法國亦有很多“少數人知曉”的小眾腕表品牌,比如1973年,在莫爾托——這個鐘表傳統正在逐漸消逝的地區,Emile Pequignet創立了Pequignet品牌,該品牌以其美妙的女士系列曾先后五次捧得金表盤(Cadran d’Or)大獎,而上世紀80至90年代,EP更成為馬術界的形象大使。據悉這是法國目前唯一堅持高級制表,并在表盤堅持打上MADE IN FRANCE的品牌。
一直以來,腕表都被譽為男人的珠寶,而時尚手表頗受女性消費者青睞。作為時尚之都的法國,亦擁有不錯的時尚腕表,Pierre Lannier自1977年創立以來,一直精通于讓產品緊跟潮流趨勢,該品牌已于去年正式進入中國。
這兩個品牌腕表的最新款式有哪些,其高復雜功能有哪些,表現如何,在法國鐘表協會的微博上都能看到,該協會為使法國鐘表從業者能夠在法國及海外推廣其品牌與產品,展開了一系列的集體項目,“French Times in Paris”就是個多品牌聯盟的國際品牌,用于推介法國鐘表品牌。
以聯合會的形式推廣小眾奢侈品,是品牌營銷的嘗試之一,能否破解小眾品牌在知名度增加、中國消費者購買力不斷增長與產品低產出間的平衡問題,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