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順差的走高 罪魁禍首其實是進口
從海關公布的數據也可以看出,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有所削弱。2014年的外貿數據中,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紡織品、箱包、鞋類、玩具、家具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2.98萬億元,增長4%,僅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20.7%。而同期機電產品出口8.0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6%,占出口總值的比重為56%。
“任何對外投資,相當大部分是以購買中國的設備出去的。現在從高鐵、火電、水電各個方面來看,中國產品的性價比是全球最好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包括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都選擇中國的產品的原因。”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近日指出,中國已到資本輸出時代,對外投資將和對外貿易結合在一起。
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2014年我國貿易順差高達2.35萬億元,同比擴大45.9%,假設今年GDP能和去年持平,那么今年貿易順差將占GDP的3.6%,將高于國際公認的貿易平衡警戒線(3%)。
貿易順差的走高,罪魁禍首其實是進口。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出口14.39萬億元,增長4.9%;進口12.04萬億元,下降0.6%。
2014年中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出現了量增價跌的現象。而根據海關總署測算,去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拉低我國進口值增速3.3個百分點。扣除上述價格因素,去年中國進口貨物的數量增長應為2.8%。假設去年大宗商品價格不變,加上進口貨物數量增加2.8%,按照全年中國進口值也增加2.8%來計算,去年的貿易順差將低于2萬億元。
貿易平衡的問題一直是高層關注的重點。2014年底,中國國務院還專門出臺《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旨在推進經濟結構優化、進出口和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
“盡管從單純的數據規模來看,2014年我國貿易順差又制造1個新的高點,但簡單的高順差并不是我國對外貿易所追求的目標。”鄭躍聲強調,中國一直在關注對外貿易的平衡、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商務部1位官員透露,外貿增長低于預期的主要原因是進口乏力,商務部2015年還將繼續堅持一直推進的鼓勵擴大進口,并且還將有新的政策出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