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江蘇口岸棉花進口的主要特點
今年1-11月江蘇口岸進口棉花42.9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33.2%;價值53億元,下降33.1%;進口均價為每噸1.2萬元,微漲0.1%。其中,11月份進口1.1萬噸,減少49.8%;價值1.3億元,下降57.5%;進口均價為每噸1.2萬元,下跌15.4%。
(一)11月進口量創39個月以來新低,進口均價持續小幅波動。江蘇口岸棉花月度進口量持續低迷,8月份以來更是連續4個月環比大幅下滑,11月當月進口棉花1.1萬噸,環比減少13.9%,創2011年9月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棉花進口噸價在1.2萬元上下波動,11月當月進口均價為每噸1.2萬元人民幣,環比下跌6.1%。
(二)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和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均顯著下滑。11月份,江蘇口岸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進口棉花6438噸,減少26.1%;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棉花3728噸,減少54.5%;以上兩者合計占同期江蘇口岸棉花進口總量的93.6%。同期,江蘇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棉花693.8噸,減少85.3%。
(三)澳大利亞為最大進口來源地,自巴西、津巴布韋進口快速增加。11月份,江蘇口岸自澳大利亞進口棉花6715噸,減少36.4%,占同期江蘇口岸棉花進口總量的61.8%。同期,自巴西進口1175噸,增長71.2%;自津巴布韋進口1149噸,去年同期無進口。
(四)民營企業進口占比近8成,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大幅減少。11月份,江蘇口岸民營企業進口棉花8568噸,減少24.1%,占同期江蘇口岸棉花進口總量的78.9%。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669噸,減少72.6%;國有企業進口622.8噸,減少85.4%。
相關鏈接:
受訪企業普遍認為,化纖是一種石油產品,每當石油價格下跌時,一定程度上就會導致化纖產品報價的走低。然而,石油價格波動對化纖產品價格的影響雖大,卻并不能代表全部。
除了受到石油價格的影響,化纖產品還受到庫存量、需求量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自2014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總體形勢依然較為復雜。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缺乏強力支撐;東盟等新興經濟體的高速發展明顯回落;國內的原料成本、人力成本、政策環境等方面的困難仍然存在……
受此影響,化纖產品的需求量在降低,這直接導致了織造企業不敢生產產品造成太多的庫存。雖說目前原料成本在下跌,但是需求量的不足卻使得化纖企業無法從中獲利。
針對未來一段時間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問題,吳江市錦通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青松表示,國際油價近期內可能仍將維持跌勢,2015年下半年或出現反彈。他進一步表示,“現在預判一年以后或是兩年以后的走勢還為時過早,不過今后幾個月或者中短期內,油價低迷的現象應該會持續下去。”
化纖面料除了受石油價格影響,還受到庫存量、需求量的制約。雖然原油價格的下跌使得化纖面料成本會有所降低,但是由于需求的減少,面料企業仍然很難從中獲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