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年終盤點之流行篇:欲望多元 流行奔向兩極
2014年,人們一方面在鋼筋鐵骨中游刃有余,一方面愈發渴望樸實自然的生活;一方面享受著科技帶來的種種便利,一方面又夢想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純凈田園;一方面追求工作上的極致與完美,一方面樂于接受小小的遺憾與憂傷;一方面被腦洞大開的種種科幻題材所吸引,一方面又徜徉在《匆匆那年》的小清新中難以自拔……各種矛盾體在這一年撞擊著人們的心靈。
這一年,在整個大環境背景下,面料流行趨勢也打上了深深的“矛盾”烙印,流行元素相互碰撞,在科技與手工,人文與自然,完美與殘缺,繁復與極簡中和諧共存。
1科技與手工
在這一元素中,都市感的中性灰色,科技感的鏡面銀色、水泥色、磁白色都為我們與世界的溝通打開了另一個維度,中彩度的綠色和藍色帶有鮮明的人造感,提醒我們虛擬與現實的距離,同時也平衡了整體的無彩色系感覺,使得整個色盤變得更具親和力。相應的,面料為超薄科技感尼龍;羊毛經過金屬感涂層處理具有了科技感和功能性;立體效果的絎縫或壓花處理的高性能材質等。
另一方面,手工藝繼續深入人心。技術和創新似乎永遠在改變,而傳統的手工藝卻在川流不息的時尚潮流中永存。寬松的卡其、方格和條紋相結合來為齊整的輪廓創造出更新。馬褲呢牛仔與染色復合紗用于襯衫面料,增添了柔和的質感。在色彩上,在夏季中性色基礎上采取了一種相應縮減的方法。藍色、灰色與淺灰褐色混合,創造出一種起伏而微妙的氣氛。深色的葡萄紫為這些輕快的色調打下基礎,該主題創造出休閑優雅的氛圍,既平易近人又具功能性。雖然超現代的印花設計在紐約秀場嶄露頭角,但設計師們依然采用拼接、線型工藝來組成未來主義元素。
2人文與自然
這一元素著重表達的是尋找原始的靈感和回歸的方向,但卻又不忽略在現代中找到進步和奇跡。古典與新奇相結合,人文與自然相契合,兩種看似對立的事物結合在一起,但卻表現出了新鮮的現代美感。
面料方面,采用羽毛效果的鏤空棒針針織,水泡狀毛絨感3D效果針織材質;紙質手感和外觀的梭織面料;經壓皺后粘合處理的復合化纖面料,具有膨脹感的自然表面肌理;竹節效果的化纖材質,具有斑駁的天然材質外觀;天然染料染色效果的自然材質以及仿大自然紋理及動物毛皮的印花面料等,都成為這一流行元素的載體。
文明極速發展,但厭倦了都市生活的人們希望更多地和大自然溝通,崇尚原生態的生活態度催生了原始部落文化的興起。部落文化和現代時尚的融匯,散發出更多的迷人魅力。原生態受到更多推崇,被定義為新奢華;民族文化在時尚的舞臺上也散發出更多魅力。
在這類元素中,大自然是世界無形的主宰,人們對于自然的向往與敬畏溢于言表。宇宙星空、北極冰川、原始森林……自然力量成為我們崇尚的色彩靈感。
3完美與殘缺
在信息化時代里,越來越多的商業領袖開始“抱樸守拙”,在傳統智慧中汲取內在力量,在極致完美中發現細小的殘缺,則重新令失衡的生活恢復平衡。
該元素表達了對規范的挑戰,從面料外觀上看,菱形花紋通過鉆石圖案和擴大的人字形被更新,新穎的效果利用不同類型的紗線風格呈現。在色織布男式格子襯衫布中,單純使用原色讓人感覺新鮮而別致。打破傳統,重新構想了一個富有吸引力的多樣化色彩。
在這一元素中,設計的運用不僅僅是為了陳述,更是為了表達生活中一種新的奢侈風格。優雅、低調的風格由內而外地散發出自信;布面的磨損透露出清新的風格。強調質重于量、真實重于新奇,是這一流行元素的精髓。帶有原始感材質的運用、粗獷的手感,豐富肌理效果;結實的帆布,具有極其干燥手感的素色織物;粗狂感的涂層及其他后處理的泡泡紗,以及其他立體紋理面料;正宗的靛藍色牛仔布以及經過挺括處理的牛仔針織品;非洲幸運圖騰的提花織物和具有編織手感的色織面料。色調上使用了燈塔與航標的色彩,加以織物的老舊磨損的處理手法,經過創新耐久處理的面料磨損和水洗效果始終如一。
4 繁復與極簡
在這一流行元素中,受囿于過度保護和過度加工的生活方式影響,人們傾向于尋求回歸本真的生活狀態,不斷從自身探尋能量和內在力量。“普通”產品對消費者而言已失去吸引力,他們青睞各種各樣的“極端”商品。
黑色和白色的圖形式線條圖案是一個重要的圖案流行趨勢,這些圖案的剪切為印花賦予了有趣的破碎網格維度,正如在DKNY和Lela Rose中所見。甜美的事物、夢幻的超現實主義、熱情奔放的沙灘、艷麗的熱帶花卉、復古的油畫、自由的涂抹、拼貼效果的藝術作品,夢幻水彩、中國水墨,這些我們通常在畫廊中能找到的藝術,在2015春夏紛至沓來,層層疊加。
抽象的大尺寸提花和繡花織物,具有油畫般的質感;鮮亮色彩的熱帶花卉和超現實主義的數碼印花或冷轉移印花織物;硬挺的亞麻以及棉混紡織物,具有褶皺或紙質的立體廓型感;輕質泡狀的氯丁橡膠材質及其他人造材質;代表人類賴以生存氧氣的血紅色和寶藍色被疊加在代表大地的色系上。另一方面,精致、自由自在和極簡排列,結合了被沖蝕的色調和明亮的色彩,提醒著人們在簡單的世界中發現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