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市場繼續走低形成弱勢
整個紡織市場在10月份呈現先大跌后小幅反彈走勢。10月17日882點創下周期新低,根據生意社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紡織指數略有回升,截止10月31日紡織指數為885點。
并從10月的紡織大宗品價格漲跌榜可以看出,一是跌多漲少,在跟蹤的21個紡織原料商品中,僅只有3個環比上升,分別為干繭、腈綸、丙烯腈。環比下跌的商品共有17個,本月均漲跌幅為-2.51.二是pta產業鏈全部“墊底”,以pta為首環比下跌14.41、滌綸fdy、滌綸短纖、滌綸poy、滌綸dty.三是本月大多數產品創下今年以來的新低,甚至像棉花和pta跌幅都在20以上,較年初分別跌24.17和22.16.
本月化纖市場除了丙烯腈產業鏈繼續小幅上漲外,其余化纖產品“全軍覆沒”,其中跌幅最為明顯的是pta產業鏈。雖然在月下旬受下游集中補倉影響,該產業鏈出現了小幅反彈,但整體來看行情仍偏弱。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油的下行,直接導致成本面的走弱;外加pta負荷提升70以上,使其目前供過于求,自身庫存有所增加。另外需求旺季不明顯,像錦綸、粘膠短纖、氨綸同比跌幅也都超過了5.
供需“真空期”棉價猛跌后企穩9月中旬開始國內棉花市場價格出現了一波“猛跌”,短短1個月的時間,跌幅超過12.9月中旬開始棉價開始企穩并小幅反彈。主要是因為8月31日,2013/14年度國家儲備棉出庫銷售停止,目前處于棉花供需的“真空期”,不少紡企表示原料庫存“見底”,急于采購補庫,推動棉價上行;同時隨著棉花采摘、收購的推進,由于天氣等原因,棉花無法正常吐絮,市場上認為2014年國內棉花產量低于前期預測基本沒有懸念,關于棉花減產的炒作發酵。
紡織行業受國際市場低迷、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價格上漲、競爭優勢削弱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指標增速回落。9月份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1037億元,同比增長11.1.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微幅增長0.1,較去年同期低5.7個百分點,終端零售仍在底部徘徊。同時根據生意社發布的9月中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為-0.56,均漲幅為-1.99,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呈收縮狀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
生意社紡織行業分析師夏婷認為高庫存對于棉紡市場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僅國儲棉上千萬噸的庫存就足夠紡織企業消耗兩年的了。再加上國產棉相比外棉仍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國產紗與外紗價差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替代原料化纖價格大降,這種形勢下,對棉花后市是看空的,預計11月棉花價格將在14500元/噸波動,棉紗跌幅在300-500元/噸區間。
而對于化纖行業原油的走弱,px四季度供應壓力增加,pta負荷高位,供應過剩仍是難以改變的事實,雖然在本月下旬時下游聚酯工廠高開工率緩解了pta庫存累積的速度,但該行業仍處于累積狀態,當前估計在24萬噸左右。聽聞11月份pta大裝置有停機檢修的計劃或將提振市場,預計后市偏弱震蕩為主。
同時進入11月份紡織行業即將進入需求淡季,預計紡織市場將繼續呈現弱勢,或提早“入冬”,最低大概圍繞860-865點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