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零售業要學會打通網上網下的“任督二脈”
掏出手機完成移動支付、上網輕點鼠標下單,互聯網正深刻改變大眾的消費行為。面對新變化,傳統零售業感受到“嚴冬般的寒冷”。如何轉型創新直面挑戰?7日在福建福州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連鎖業會議上,行業協會、傳統零售企業、業內專家深入交流,共議“智慧零售,擁抱新消費時代”。
“零售業正發生深刻變化,表現為‘一冷一熱’,冷的是實體門店,普遍遭遇客流量下降,銷售增幅減緩情況,熱的是O2O渠道大行其道,全渠道零售正成為潮流。”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說,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截至今年8月,連鎖百強企業有67家企業開展了電商業務,但其中56%的企業2013年網上銷售不足1000萬元。她建議,企業應積極轉變理念,提升智慧零售,要通過精準的會員管理,提高客戶的黏性和忠誠度;要賦予門店新功能;供應鏈前端越炫目多彩,后臺越要冷靜縝密。在智慧零售時代,企業要學會打通網上網下的“任督二脈”。
轉型意味著挑戰,更意味著機會。創新,成為傳統零售企業應對挑戰的關鍵一招。華潤創業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洪杰認為,我國零售行業曾經歷高速增長期,在那個時期,大家更追求速度和規模。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如今一旦決策失誤很難依賴經濟增長來解決。在這一時期,提高企業的效率靠創新,創新兼并成為中高速增長期經常出現的狀態。
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建波表示,“消費者現在獲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強,消費者在不同渠道之間轉移的成本非常低。傳統的零售商的進步速度實際上趕不上消費者進步的速度。”目前,永輝超市正在投巨資打造一個消費者洞察系統——CRI系統,通過這個系統,企業在兩個方面獲得提升,一是對消費者的洞察,洞察其消費行為、購買動機、趨勢,通過洞察消費者,才能提升消費的價值;二是根據對消費者的洞察,組織有效的營促銷,組織有效的供應商的資源。
普華永道中國消費品主管合伙人笑說,零售業正通過建設自有品牌、支付技術、消費者數據分析、會員忠誠度管理等改變提升為消費者服務的能力。同時他認為,零售業的根本是商品,企業要回歸根本,包括對商品本質的保障和追求、對綠色環保的產品供應鏈的培育、對農戶的培養、提升一線員工素質等,這些“回歸零售本質”的舉措將對零售業轉型帶來巨大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