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逐季看好 利用外資減少
海關總署10月13日發布數據稱,今年前3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19.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受到基數干擾消退、外需回暖以及政策紅利顯現等因素拉動,我國進出口形勢逐季好轉,第四季度有望延續這一勢頭,但實現全年7.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難度很大。當前應在保持合理增長的基礎上,把提升外貿發展質量效益作為主要任務——
恰如一掃霧霾后的秋日,海關總署10月13日發布的外貿數據,讓不少市場機構重拾信心。
數據顯示,9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44萬億元,創下年內最高水平。其中,9月出口同比增長15.1%,進口同比增長7.0%,均超出此前市場預期。不僅如此,進出口從首季度下降3.8%到三季度7.2%的正增長,增幅之大也為近年來少見。
“我們希望,這種逐季好轉的態勢在四季度能繼續延續;我們也相信,四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會繼續向好的方面發展。”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說。
三個“強”支撐逐季回升
預計進出口逐季轉好的態勢四季度仍會延續,外貿出口壓力有望進一步減輕
我國進出口之所以能實現逐季轉好,鄭躍聲認為主要體現在3個“強”上。
首先是外貿企業發展的信心不斷增強。從5月份起,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海關總署、商務部等有關部委辦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外貿穩增長措施,各地也紛紛出臺了實施細則。鄭躍聲說,這些舉措提振了外貿企業的信心,有效促進了外貿的穩定增長。據悉,我國外貿出口的先導指數已連續5個月保持在高位。
其次是外部需求有所增強。隨著嚴寒天氣影響的逐步減退,美國GDP二季度的年化增長達到4.6%,創造了10個季度來的新高。9月份,市場研究公司Markit公布了美國制造業PMI初值為57.9,為4年半以來的高位。在歐元區方面,9月份綜合PMI連續14個月處于榮枯線的上方,失業率為11.5%,繼續保持2012年9月以來的低位。同時,這些發達市場的復蘇勢頭也在逐步傳導到一些新興市場,外部需求改善明顯。
三是通關改革紅利對推動外貿增長的重要作用正逐漸增強。7月1日,我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統一版本通關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便捷通關和有效監管,既提高了通關效率又降低了企業成本。8月1日,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合作“三個一”模式,在全國所有直屬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所有的通關現場、所有依法需要報關報檢的貨物物品全面實行。同時,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過一年的運行,目前進出口的平均通關時間,自由貿易區內比自由貿易區外減少了40%左右,有效節約了通關時間和物流成本。
“這種好的態勢,預計第四季度還會延續,特別是在出口方面。”鄭躍聲認為,未來兩三個月內外貿出口的壓力將進一步減輕。
不可忽視的負面因素
制造業向東南亞等國加快轉移、吸收外資大幅下降等不利因素值得關注
“既要看到促進外貿發展的有利一面,也要關注到客觀存在的負面影響。”鄭躍聲認為,當前我國外貿正面臨產品競爭力削弱、制造業吸收外資大幅下降、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等不利因素。
隨著近年來制造業向東南亞等周邊國家轉移加快,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所削弱。一項對3000家企業月度跟蹤調查的結果顯示,大約有65%的企業反映生產綜合成本在持續上升,諸如最低工資標準的連續上漲,融資、土地等經營成本的持續上升,以及資源環境約束壓力的不斷加大。隨著我國傳統優勢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轉移,服裝、紡織品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發達經濟體的市場份額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上述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歐美日發達經濟體的份額分別下滑了0.1、0.4和2.8個百分點。
另外,一些發達國家對我國制造業投資大幅下降,由于我國出口近一半由外商投資企業創造,這對我國出口將形成中期制約。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我國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下降約為15.7%,其中7、8月份分別大幅下滑了17.8%和29.1%,連續15個月同比下滑。
另一方面,大宗商品的價格持續下跌,相應拉低了進口值。前3季度,我國鐵礦石、原油、銅、大豆等主要能源資源產品進口價格同比均有明顯下跌,總體進口價格水平同比下跌了2.6%,月度進口價格已經連續31個月同比下跌。鄭躍聲說,大宗商品進口價格的下跌,雖有利于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但價格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當期進口值的增速。
“9月底,世界貿易組織剛剛下調了今年全球貿易增長的最新預期數據,預期今年全球貿易增長約為3.1%,較4月份預測的4.7%降低了1.6個百分點。而地緣政治、大國關系的博弈等風險,也可能影響我國外貿的進一步走勢。”鄭躍聲說。
質量和效益比速度更重要
中國并不追求貿易順差,期待貿易走向更加平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從前3季度的情況來看,要實現全年外貿進出口7.5%的增長目標,任務確實十分艱巨。”鄭躍聲指出,中國外貿正處于增速換擋和結構轉型的關鍵期,除了關注發展的速度外,應更加關注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據海關數據,按美元計價,今年前3季度中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同比分別增長3.3%、5.1%和1.3%。分析人士表示,前3季度我國進出口增速僅為3.23%,全年外貿增速7.5%的目標恐難實現。
對此,鄭躍聲認為,全年7.5%的外貿發展目標實際上是一個“預期目標”,“這個目標確實十分重要,但是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已經從過去的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到中高速增長階段”。
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外部需求明顯改善外,國家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上海自貿區經驗復制推廣的加快,以及建設“一路一帶”、長江經濟帶等戰略的推進,都將對我國外貿發展帶來實質利好。鄭躍聲強調,中國并不追求貿易順差,期待貿易走向更加平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